伟华:节日好。因为认为您的词写得不错,是本网冠名诗词出格较少的好词之一,因感个别地方有点可惜,才会有前面的建议。无意什么批评。看到您的修改后,感到您的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很值得我学习。顺谈点个人学习中的几点困惑及体会。
1.对于近体诗词的格律,我是既喜又厌的。词有定句、定字、定律。我认为若冠以词(诗)牌(律)名,其基本的韵律还是要遵守的,否则,不利于其继承和发展。(此处不考虑创格问题)
2.使用不同的词谱、不同的韵书,同一词牌,尽管其主体可基本一致,但在一些字句上,特别是平仄上会发生一些变化。所以对未明确标示的,读者特别是新学者很难欣赏。(这一点上,我认为梁世忠战友的做法很好,读者可一目了然欣赏其格律美。)网络的出现、给近体诗词的传播学习带来了生机。但我认为除了使用较多的“白香词谱”、“钦定词谱”、“平水韵”、“词林正韵”、“中华新韵”外。其它的可能会日渐式微。我还是偏向于现代人应使用新韵较好。有关观点在本博《关于诗词一二三四》中、《咏牡丹》回复留言里、在念龙的《关于律诗的一点拙见》评论栏里等处曾涉及到,这里不多说了。
3、依格律填词,常存因词害意问题。这也是我不大写正规的近体诗词的一个原因,个人认为,就一首诗词而言,应允许个别地方有“出格”,当然这种“出格”必须“合理”、“个别”,如不合理,即使是个别也不应该。如果是多处出格,那就另当别论了。
4,对于第四分句的“来”第八分句的“五”,是我感到可能存有“出格”问题才提出斟酌建议。第五分句的第二字因“钦定词谱”可用“仄”韵,在未确定您使用的词谱情况下所以删掉了。直至目前,因尚不知道您使用的是那本韵书,因而无法具体讨论。建议您依据自己采用的韵律、意境、词语对全词的作用,综合考虑其“合理”性决定取舍。总的看来,经过修改后,已经比原作更好了。
上述观点,纯属个人浅见,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