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发表时间:
更新时间:
关键词:
[这是对本篇第 7443 次阅读]
夫妻进城。
可能是遇见了城里的亲戚。
母女逛街。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每个藏人手里都有念经的佛珠。
这是个年轻的“觉母”,觉母就是尼姑的意思。
匆匆赶路的喇嘛。
不知她看见了什么,这个姑娘好像有点羞答答的。
从寺庙里面出来的“觉母”们。
在康巴藏区,每个家庭都要派出一个人去寺庙当喇嘛,刚去的时候叫“扎巴”,就是小和尚的意思,如果这个家庭没有男孩子,那就得送一个女孩子到寺庙里面去当“觉母”,就是尼姑的意思,否则的话,这个家庭在社会上就会永远没有地位,就会永远地被人瞧不起,出家人的一切费用,全部都得依靠家庭来供养,实际上,这样就增加了这个家庭的负担,但是,他们却是心甘情愿地付出,在这块神秘的土地上,宗教的力量是无穷的,活佛的权力也是无穷的,大得让人难以置信,大得让人不可思议!
不管在什么地方,也不管在什么时间,这里的人们都不忘用佛珠和念经,忘不了那个万能的转经筒。
这个年轻的母亲对着我们微笑,和我们亲热地打招呼。
现在许多的藏人进城都用摩托车代替了马匹。
一个藏族老阿妈。
城里的新鲜事总是那么吸引人。
一群无忧无虑的小扎巴,一群天真无邪的小僧人。
评论者: 罗永志
发表时间:2013-10-15 22:11:12
谢谢钢城战友的关注。
评论者: 邓钢城
发表时间:2013-10-14 23:02:15
一路下来,很过瘾!
发表时间:2013-10-14 20:52:48
谢谢赵平虎战友、谢力战友的光临。
评论者: 谢力
发表时间:2013-10-13 22:32:49
信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
评论者: 赵平虎
发表时间:2013-10-13 22:21:14
藏区真美,酥油茶的味道飘到内蒙古了。
发表时间:2013-10-12 19:39:18
谢谢蔡晓华战友、张元淮战友、解昌仁首长、闫瑞敏战友的关注。
评论者: 闫瑞敏
发表时间:2013-10-11 22:48:31
原来只知道“扎巴”,头一次知道“觉母”。
评论者: 解昌仁
发表时间:2011-9-29 17:54:45
看了照片,就当去了一趟藏区。谢谢永志。
评论者: 张元淮
发表时间:2011-9-29 14:58:16
谢谢永志,让我们领略了藏区风情。
评论者: 蔡晓华
发表时间:2011-9-29 13:27:17
甜蜜的微笑,人与景都很美,清新脱俗,可以参加摄影大赛了。
发表时间:2011-9-29 11:04:52
民校你好,第五张画面被我剪接过,因为是远距离拍照,人物很小,所以把其他部分剪去了,电线杆、路灯杆就成了半截子的了。我照的照片还有一些,大部分都是反映康巴藏区的风土人情的,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我再发给大家看。
评论者: 闫民校
发表时间:2011-9-29 9:17:32
才知道 “觉母”,就是尼姑,“扎巴”,就是小和尚,出家人的一切费用,全部都得依靠家庭来供养。谢谢罗政委让我们了解了一些藏族的风土人情。 第五张画面上的电线杆、路灯杆怎么都是半截子的?
共 12 篇,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