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时间:2011-7-12 19:33:59 |
评论者:闫民校 |
博客原文:洪君满 心驰如琴湖
|
|
配景诗朗诵,越看越受用,共赏一束花,心境各不同。 |
|
评论时间:2011-7-12 13:32:48 |
评论者:闫民校 |
博客原文:洪君满 仙人洞风光
|
|
此地有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摄得庐山真面目,君满笔下显神灵。 |
|
评论时间:2011-7-12 13:18:14 |
评论者:闫民校 |
博客原文:林爱国 在十七师家属工厂的时光
|
|
此文语言朴实,内容实在,阅后让人感动。33团的75年的那批天津兵都很优秀,在地方也都发展不错 |
|
评论时间:2011-7-12 13:12:30 |
评论者:闫民校 |
博客原文:王宁平 王宁平山西代县北空通信教导队速写
|
|
画得真像。我在代县通讯教导队培训过一年,大院西侧有一个砖瓦厂,出了大门就是菜地。空气不错,就是伙食太差。 |
|
评论时间:2011-7-11 21:22:42 |
评论者:闫民校 |
博客原文:段泉来 秋思
|
|
先庆:网站因你而热闹,战友因你而骄傲。佩服你的精力与热情,辛苦了,谢谢。 |
|
评论时间:2011-7-11 14:15:42 |
评论者:闫民校 |
博客原文:段泉来 秋思
|
|
风萧萧兮锡水寒,青春一去兮不复还。我思边关兮它可知我,故地重游兮旧情难断。精忠报国兮鹏举母刺,今已白发兮追忆当年。不惧夕阳兮老骥伏枥,余热犹存兮理当释燃。
锡水:锡林郭勒盟之水,那是相当的冰寒。
此诗豪迈、悲壮,大气、励志。共鸣自然。
|
|
评论时间:2011-8-10 14:44:48 |
评论者:闫民校 |
博客原文:徐同联 赞空六网站
|
|
保重身体,来日方长。 |
|
评论时间:2011-7-9 10:01:04 |
评论者:闫民校 |
博客原文:杨小海 放歌建军节
|
|
活力四射,永远年轻。 |
|
评论时间:2011-7-9 9:51:04 |
评论者:闫民校 |
博客原文:刘祺云 《我的画意摄影》
|
|
美妙,神奇,高人,佳作。 |
|
评论时间:2011-7-9 9:48:32 |
评论者:闫民校 |
博客原文:洪君满 题《花窥竹影》(诗歌)
|
|
单凭题目就给人以神秘的想象空间,佩服。 |
|
评论时间:2011-7-9 9:40:31 |
评论者:闫民校 |
博客原文:梁世忠 山路弯弯
|
|
弯弯的山路,瘦弱的背影,艰难的步履,顽强的毅力,美好的憧憬,伟大的母爱。 |
|
评论时间:2011-7-9 9:34:52 |
评论者:闫民校 |
博客原文:姚念龙 河 蚌
|
|
别人看见河蚌想着怎么做着吃,念龙看见河蚌想着怎么做成诗。做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
|
评论时间:2011-7-8 18:42:46 |
评论者:闫民校 |
博客原文:姚念龙 忆八一
|
|
励炼出精品。 |
|
评论时间:2011-7-8 10:30:45 |
评论者:闫民校 |
博客原文:徐同联 我给外宾献花
|
|
一篇接一篇,篇篇都精彩!徐主任加油,超过念龙。 |
|
评论时间:2011-7-8 8:58:55 |
评论者:闫民校 |
博客原文:张玉武 人生感悟
|
|
写得好,拓宽生活空间就是延年益寿,具体说就是在遵守法律道德的前提下想干嘛就干嘛。 |
|
评论时间:2011-7-8 12:15:48 |
评论者:闫民校 |
博客原文:姚念龙 忆八一
|
|
你修了几天地基,网上少了新东西,我们也有机会休整了几天。你这一回来,又该费我们的眼睛了。如此力作,连看几遍都不过瘾。
|
|
评论时间:2011-7-7 9:59:53 |
评论者:闫民校 |
博客原文:蔡风雪 母爱是天性
|
|
小鸭有妈妈呵护,似乎很安全。但它们随时可能受到人类的伤害,人类的爱心可以拯救自然。发现母爱就是一种爱心。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
|
评论时间:2011-7-7 9:45:29 |
评论者:闫民校 |
博客原文:龚海刚 寂寞四方山
|
|
艰苦的生活环境,历练出一批又一批钢铁战士。 |
|
评论时间:2011-7-7 9:37:11 |
评论者:闫民校 |
博客原文:徐同联 向四方山的战友致敬
|
|
《向四方山的战友致敬》,徐大姐这诗词要是早发表二十年,三十三团也许不会撤编。闭眼皆是浮云,惟有山头还在。四方山的战友向您致敬! |
|
评论时间:2011-7-6 9:18:11 |
评论者:闫民校 |
博客原文:曲先庆 我与空六网
|
|
军网中坚,学习楷模,再接再厉,莫负众望。 |
|
评论时间:2011-7-4 7:52:13 |
评论者:闫民校 |
博客原文:郭俊 贺八一建军节
|
|
刚劲有力,惟妙惟肖。太棒了。 |
|
评论时间:2011-7-3 8:28:44 |
评论者:闫民校 |
博客原文:姚念龙 登太白楼
|
|
仙人之风,古人之韵,圣人之徒也。 |
|
评论时间:2011-7-3 8:15:26 |
评论者:闫民校 |
博客原文:姚念龙 老君炼丹
|
|
付君修得炼丹炉,炼丹妙方众仙出。
凡人也来添把力,送煤运柴递油壶。
群力烧得炉火旺,炼就和谐幸福珠。
若想品得珠味美,自食其力趁热乎。 |
|
评论时间:2011-7-2 21:48:40 |
评论者:闫民校 |
博客原文:曲先庆 我的草原,我的团(二)
|
|
当年出类拔萃的小兵在部队成长的真实历史记录。你有很多东西可以写,期待下一篇。 |
|
评论时间:2011-7-2 10:03:44 |
评论者:闫民校 |
博客原文:史黎晴 永远跟党走
|
|
精美的创作,真心的表达。 |
|
评论时间:2011-6-30 20:38:15 |
评论者:闫民校 |
博客原文:姚念龙 打莲蓬 丢裤头
|
|
《打莲蓬,丢裤头》。我还以为是词牌名呢。14岁不穿裤头还可以抱个布袋隐身,现在这个岁数就不好办了,非得露大脸不可。 |
|
评论时间:2011-6-30 8:43:01 |
评论者:闫民校 |
博客原文:张秀华 漫画
|
|
多才多艺。羡慕! |
|
评论时间:2011-6-30 7:53:54 |
评论者:闫民校 |
博客原文:姚念龙 关于律诗的一点拙见
|
|
同意。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与时俱进,科学发展。写什么东西让人看的懂是最重要的。穿不穿鞋都是脚,渔民不穿鞋,但你不能说他的脚不是脚。 |
|
评论时间:2011-6-28 8:51:14 |
评论者:闫民校 |
博客原文:袁玛瑙 回味庐山
|
|
此文一出,庐山股迅速占领3000点。 |
|
评论时间:2011-6-28 8:41:36 |
评论者:闫民校 |
博客原文:刘祺云 我的《摄影小品》
|
|
有思想、有意境的作品才是好作品。小品都这么好,大品还得了,不得了,了不得。 |
|
评论时间:2011-6-28 8:35:12 |
评论者:闫民校 |
博客原文:刘祺云 《滨海城市日照》之一
|
|
大家就是大家。天再宽,凭我镜头任意伸缩,海再阔,轻按指尖皆能擒获。 |
|
评论时间:2011-9-6 16:27:29 |
评论者:闫民校 |
博客原文:姚念龙 尚孔
|
|
都白话文这么多年了,非得再去戴一顶古帽子,而且生怕戴歪了,这不活受罪吗?其实,古人写出一首好诗,并未曾想会成为什么词牌名,或什么律(绝)让后人按他的字数、平仄韵律照猫画虎。可后人要想超越古人不这么做确实不行。可要超越又谈何容易。 |
|
评论时间:2011-6-28 8:13:40 |
评论者:闫民校 |
博客原文:姚念龙 水路稽查之歌
|
|
人们已经睡了,
你还坚守在电脑桌旁。
鸟儿还未醒来,
你的博文又出现在网上。
道一声辛苦,
送一份安康。
念龙兄弟,
军网之栋梁。 |
|
评论时间:2011-6-28 7:56:26 |
评论者:闫民校 |
博客原文:方华敏 图片里的荷
|
|
几副荷花图引出才女的一篇极富联想、极富情感的好散文。修辞如荷瓣一般细腻,如荷叶一般平展,如莲藕一般香脆,通体散发出沁人心扉的芳香。美女笔下的荷花娇艳多情,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
|
评论时间:2011-6-27 19:18:03 |
评论者:闫民校 |
博客原文:闫民校 寰球瞩目看中华
|
|
谢谢秀华、玉英、朋玺、世忠、华敏战友支持,我要是得了奥斯卡或者百花奖什么的,请你们吃饭。咱们这个奖我就不想了,因为著名诗人诗作太多了,我那顺口溜实在不值一提。 |
|
评论时间:2011-6-26 14:47:06 |
评论者:闫民校 |
博客原文:徐同联 我是共产党员
|
|
“誓言在实践中来实现”。这就是徐大姐这样的老党员们最令人敬重的地方。 |
|
评论时间:2011-6-23 20:37:32 |
评论者:闫民校 |
博客原文:徐同联 纪念建党90周年
|
|
这首七律诗真的很棒。 |
|
评论时间:2011-6-22 10:10:26 |
评论者:闫民校 |
博客原文:梁世忠 读解副参谋长诗草五章有感
|
|
世忠对旧体诗颇有研究,字、词运用考究。我等“回车白话诗”相形见拙,自愧不如。 |
|
评论时间:2011-6-22 20:56:47 |
评论者:闫民校 |
博客原文:解昌仁 诗草五章
|
|
五章六月送清凉,解兄美酒陈年藏,世忠品酒自有度,把酒论诗不张扬,旧体诗规多学问,大师自谦常问梁,精心推敲出佳作,互学共进美名扬。 |
|
评论时间:2011-6-22 8:46:28 |
评论者:闫民校 |
博客原文:姚念龙 三杯酒
|
|
酒瓶真漂亮,水平更漂亮,念龙一出场,眼前就发亮。 |
|
评论时间:2011-6-21 16:07:33 |
评论者:闫民校 |
博客原文:罗永志 父亲
|
|
一位李云龙式的传奇英雄,一位顶天立地的共产党人。罗政委这篇纪事报告文学写得十分精彩,生动励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