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游历,一段记忆
看了永志战友的《登华山》,勾起了一段记忆。
华山,骊山,记忆中的老地方,好地方。 记得74年在部队的时候,找了个“合理”的借口跑到临潼、西安、宝鸡等地“公费”游了一圈。那个时候的临潼是个冬天,往湿糊糊落着雪的街上一看,满临潼城的大地上在低气温的笼罩下四处冒着“白烟儿”,整个临潼城就如同一个四处漏气的大管子,一股股往上窜着魂儿一样的气儿,地下热泉闹的。 那个年代的骊山宫是不对外开放的。好在有个“老革命”的朋友在这“宫”里当主任,就这样开了个后门,有幸在那个年代、在那个热气腾腾的“池子”里涮了一次。
记得“老革命”说:想在哪个池子里洗呀?
我说:最好的!
“老革命”说:那就让你在“娘娘”的池子里泡泡吧,让你也沾点仙气儿。
我说:拉倒吧,这池子的仙气儿早就让老蒋给沾没了!
果不其然,泡在这前朝“娘娘”的池子里怎么也没有找到那个“异样”的感觉。 那个时候,“莲花汤池”叫“贵妃池”,“星辰汤池”叫“九龙汤”,“宫”的外面“下水儿”的远远地位置上修了几个对外开放的池子,叫什么“革命池”、“红卫池”,弄得跟早期公共厕所似的。清水水泥砌出来的,连块白磁砖都没舍得贴。“老革命”为了证明给我的是“礼宾待遇”,特意在我从“娘娘”的池子里涮过后又拉着我,让我来了个“忆苦思甜”。 老蒋当年被捉的地方,现在叫《兵谏亭》,那个时候却只有一个雪中的残破亭子,叫“捉蒋亭”。还有就是当年老蒋被兵变的枪声惊起,落荒而逃钻过、却被逮个正着、按住头的那个大石头缝儿了。记得当年我是穿着塑料底的鞋从那个当年老蒋爬过的地方往上爬的,手脚并用,使出了吃奶的劲儿,结果还是在后人安装的一条大铁链子的借助下才从那个老蒋被按住的地方钻了出来。当时是真的佩服蒋委员长了,我一个小伙子从这个地方、还借助了一条铁链子上来还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他委员长老人家当年已经是一把子年纪了,也没有现在这个铁链子可以借助、还能跟猴儿似的窜着上来,真的不简单!佩服,佩服! 这上去了,还得下来。为了偷懒,就顺着大石头往下出溜。这一出溜,坏了,忘了自己穿的是塑料底的鞋了。十好几层楼高、满是积雪的大石头就跟一个大滑梯一样,脚底下没了摩擦力,就和空中陡降差不多,出溜----出溜----,我想,这回是交代了---- 就在离大石头的边缘还有不到两米的地方,一只铁钳似的大手硬是把我这一百多斤给生生的拽住了。惊魂附体后一看,这光秃秃、白不呲溜的山上除了我,就是把我拽住的这个人了-----一个穿着王进喜模样蓝色大棉祆的人救下了我这一条小命。要不是他的这一拽,我这辈子就----残了!估计这身后的事儿算不算“因公”还两说着了。后来,等这“王进喜”也下了山,一聊,这人呀,还真是个大庆油田的石油工人。只是这个“王进喜”,虽然穿了翻毛的大皮靴,但有了我的这一惊,他也没敢“让地球抖三抖”,自个儿乖乖地从山的那边绕着转着下来了---- 得,救咱一命,知恩图报。 中午,就在这临潼城里请“王进喜”大吃了一顿当地的特色“大餐”羊肉泡馍,加各色凉莱。一是压惊。二是谢恩。三是解馋。花去人民币五块多钱。这五块多钱吃乐了“王进喜”,也吃傻了当年临潼城里这开饭馆的人们,只因当年国家正式职工混得不错的、在北京地区一个月的收入也就是32块钱,而一个工人参加工作后的收入也就是仅仅才18块2毛钱。 谢谢永志,你的一趟骊山之行,不经意间却勾出了我一段难忘的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