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s

标题:

新乡市延津蟋蟀市场    

发表时间:

2014-8-7 17:36:55 更新时间: 2014-8-9 10:27:12  更新者: 尚东军

关键词:

    
作者: 尚东军   [这是对本篇第 8240 次阅读] 阅读评论

            新乡市延津蟋蟀市场

   前几天,沈阳战友李振荣来新乡,午餐时谈到“延津蟋蟀市场”成了全国“名牌”。立秋至白露是延津蟋蟀交易的旺季,每年都会吸引全国各地上万名“蟋友”。许多2师战友的家乡都在市场附近,杨国志在老家住十几天,谈了“延津蟋蟀”市场的见闻

    在杨国志的家---生谷乡德士村蟋蟀交易市场。公路边停着许多外地车辆,客商们的摊位沿马路两边一字排开,一眼望不到边,摊前不断有农民拿着蟋蟀询问价格,整个市场熙熙攘攘。每年八、九月份,延津县130多个村子70%以上的农户组成浩浩荡荡的捕捉蟋蟀大军,就连一些在外地打工的村民也返乡加入其中。目前,延津县已有13个蟋蟀交易市场,分早市和夜市。

    我的老家距石婆固乡老仪门村“蟋蟀市场”,仅1.5公里,晚上9点,村子的街道上一片灯火辉煌,路边的空地上一张张小桌一字排开。农妇吴大姐在自家门前,高高低低摆了二十张桌子,每个桌子上吊着一个明亮的节能灯。“大桌一晚上收20块,小饭桌收10块。昨儿晚上除了出租桌椅挣了250块钱外,我还介绍一个村民卖给上海老板一只好蛐蛐,挣了200元中介费。”吴大姐高兴地说。说话间,下地捉蟋蟀的村民陆续回来了。远远望去,一个个小光点在马路上列成长长的一队,煞是壮观。走近一看,村民们几乎都是统一的装扮,头戴矿灯、身披雨衣、脚蹬胶靴。顾不上拂掉身上的草叶,他们赶忙到客商那里去“验货”。上海客商从老仪门村村民手里接过竹筒,去掉一头塞着的棉花,小心翼翼地把蟋蟀倒进手里,然后用小网兜扣在手心观看了半天。最后,客商相中了其中的两只。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80元卖掉了两只。

  “俺两口平时在外打工,这时候就回村逮蛐蛐,有9年了。刚开始几年每年卖蛐蛐能挣5000多,这几年技术好了,逮的蟋蟀质量高了,一月能收入9000多,打工一人一个月才挣2000多。”袁嘉慧告诉记者,今年他们最贵的一只蟋蟀卖了2300元,听说其他好手逮的蟋蟀一只上千,一个月能挣三万多。小小蟋蟀搅动了一个县,五六万男女老少齐上阵,过起了白天睡觉、夜里“捉虫”的特殊日子。一只蟋蟀少则三五元,多则上百元,若运气好了碰到极品则能卖到千元万元以上。今年市场上,更是有农民抓的蟋蟀卖出了1.27万元的高价,小蟋蟀还带动了延津县餐饮、住宿、出租等行业的发展,每年能给延津农民增收一亿多元。田野变作不夜城,村民夜晚抓虫、卖虫

    最开始逮蛐蛐的都是青壮年男子,如今,农村妇女们也成了主力军。家住位邱乡的左女士说:“夜里去地抓蛐蛐一个人害怕,我就跟村里其他4个姐妹结了伴。”记者在各个摊位上转了转,对于相中的蛐蛐,客商开出的价钱从5元、10元、上百元不等。村民们说,一般一晚上捉虫能挣个几十元到几百元。朱佛村村民朱金龙在捕捉蟋蟀的过程中,从该县魏邱乡一名农民手中以2000元的价格购得一只蟋蟀。精于此道的他见这只蟋蟀嘴大、牙大,体格健硕,勇猛善斗,确认这是一只好蟋蟀。他当即拿到蟋蟀市场出售,最终和一位山东聊城客商以1.06万元的高价成交。一只小蟋蟀卖出了一头牛的价钱,在当地引起轰动,连日来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话题。

   延津蟋蟀市场这几年发展很快,这里不仅蟋蟀好,民风和治安也都不错,没有强买强卖的。对此,一位捉虫的农民说:“相中就买,相不中就算,花钱买如意!就算虫蹦跑了,俺也不会讹人家。”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交易市场,“延津蟋蟀”成了“名牌”

   延津县境内的蟋蟀品种多、个头大、牙硬齿利、善搏斗,是全国三大产地的后起之秀,在1997年上海蟋蟀协会举办的斗蟋友谊赛上,延津蟋蟀一举夺魁,从此名声大振,引来众多外地客商前来收购。

  “蛐蛐儿就是‘百日虫’,我们买回去后调养到秋分左右,挑选出来好的,等到霜降再拿出来斗,一直斗到11月底。玩蛐蛐儿要会斗,刚开始先喂它吃五谷杂粮,斗前再喂它吃鲜虾、蟹肉,这样蛐蛐儿才有劲斗。”谈起斗蛐蛐,韩先生立马来了兴致,向摊前的村民们讲起了技巧。来自天津的王先生今年买了70多只蟋蟀,他每年玩蟋蟀要花费十几万元。延津蟋蟀不仅吸引了不少玩家,就连“蟋蟀大省”山东,今年也有四五千商贩,专门来延津收购蟋蟀,再拿到外地贩卖。

    延津县地处黄河古道,特殊的生态环境,形成大部地域属于钙质壤土,良好的土壤和气候使得蟋蟀优良的基因能够繁衍传播。延津的蟋蟀不仅让捉蛐蛐的村民富了、腰包鼓了,同时也带动了延津县旅馆、交通、餐饮等行业,县城大街上随处可见挎着腰包的外地客商,每年的收购蟋蟀大军要在这里投下可观消费。上海复旦大学一位退休的老教授酷爱蟋蟀,这几年每年八九月他都要约上朋友来延津,“我们是工薪阶层,连吃住和买蟋蟀,能投入两三万元,不像其他的上海老板,带着几十万来。”他说,住在农家院里享受了农村生活的宁静,呼吸新鲜空气,还能过把“蛐蛐瘾”,非常开心。

   为开发利用蟋蟀资源,弘扬蟋蟀文化,使蟋蟀经济持续发展,2009年8月6日,延津县蟋蟀民俗文化协会应运而生,现有会员200多人。为了避免资源枯竭和保护当地蟋蟀品种,协会规定禁止贩卖雌蟋和幼蟋,禁止在大田以外的蟋蟀栖息地喷洒农药,以确保给蟋蟀生存、繁衍和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协会还印刷《蟋蟀的捕捉及鉴别技巧》,免费发给村民使用。









 

 

  
 
评论(共 2 篇):

  评论者: 尚东军

发表时间:2014-8-9 10:27:12

   

 

佩民:常和战友和同学谈到你,回来相见。   

   

  评论者: 张佩民

发表时间:2014-8-7 19:07:50

   

 

感谢东军对延津蟋蟀市场的详细介绍,由于多年前就离开故乡,家乡有这么闻名的蟋蟀市场我还是首次知悉。蟋蟀在延津已经成了一种产业,为农民开辟了一条致富的新路,作为延津之子,我要为之欢呼,祝故乡的蟋蟀市场越办越好,祝广大的父老乡亲早日致富!   

   
   

共 2  篇,第1/1页

Bottom
浏览时间:2024-11-23 19:30:57
Copyright © 2006 - 2024    空六军战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60571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