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防纸质收藏品中的假货
黄新原
战友中有不少书画爱好者,也不乏有收藏兴趣者,这种雅好对陶冶性情,丰富生活很有益处。但要注意,在逛古董和文化市场时,千万不要“手痒”,遇上心仪的东西,要冷静三思,避免上当。
随着古董货源的日渐稀少和收藏队伍的不断扩大,近些年古董市场上各种门类的假货相继出现,不仅假的瓷器、木器、玉器、铜器充斥摊前架上,数不胜数,连纸质的假货也多有“登场”。
这里说的“假货”,不是人们通常说的“赝品”,它们远没有达到高档“赝品”可以乱真的精制程度,甚至连漂亮的“行活”都算不上,而是那种成批生产的,非常粗糙的仿制品。
这些假货包括几类:如旧货市场常见的一些“古画”,它们成捆成摞地摆在地摊上,纸质低劣,通体发黄,蛀有虫眼,沾满污迹;仿的多为《五牛图》、《八骏图》之类我国历史上顶尖的名迹,但画法粗拙,款识生硬,印章模糊。这种画稍有水平的人都会不屑一顾,但是大量制做,大量批发,使其流向社会的各个角落,就保不齐会让那些既无修养又想发财的人上当。一位朋友,就拿着这样一幅画上门要求鉴定,当我告知这是幅一钱不值的假画时,他顿时咬牙沉默,久久不语。后来他说,这幅画是花8万元在安徽买到的。
再有一类是地摊上杂乱堆放的、没裱过的破旧字画,所用宣纸一看就是不出几年的产品,但被揉搓得皱而脏;打开看时却全是现当代名人作品,如郭沫若、梅兰芳、金仲华、臧克家、廖沫沙、荣高棠等,字迹多有形似,但细看就知是成批制作的假货。
近两年发现又出了另一个“品种”,即名人书札。如蔡元培、丰子恺、曹禺等。这些书札多用厚棉纸,纸质发黑;又多镶入镜框,煞有介事;信多为便条式,每信一页,内容简单,如胡适辞客饭、蔡若虹婉拒求字、赵朴初与林散之论书法等;有一份郁达夫写的收条最为多见,写的是:“今收到贵部戒指手镯各一枚,折大洋三十六元整。郁达夫。”
还有一类纸货很值得收藏者警惕,那就是一批新印的老收据、老票证、老地契等。这些东西很容易让人吃亏,因为收藏者在收集这类东西时戒心最小,他们大多不可能见到成批的假货,而且也不相信这些东西还能造假。
识别上述假货其实很容易,初涉者只要注意以下三点:
首先要戒除侥幸心理。这些东西最易引人上当的一点就是,仿的一定是这一收藏领域中的精品或罕见品;每遇惊喜别忘告诫自己:真的能有这样的好事让我碰上吗?只要沉下心来,冷静鉴别,便可真伪立判。
其次,这些假货价钱一般都很便宜,字画大抵在50元上下;书信约在百元之内;那些票证基本都在几元至十几元不等。在价钱上同样要严防侥幸心理,在这一行当中,会买的永远不如会卖的多,好东西不会轻易让你碰上,好价钱更不容易让你碰上。
第三,要记住,名人名迹不可能有“共生效应”,不可能一起出现在一个旧货摊上,只要是成“堆”的,必定是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