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s
首页 战友名录 纪念馆 空六军史 战友活动 事业商务 战友博客 战友视频 战友相册 战友留言 保健养生 关于本站
雷达33团 空24师 空17师 炮2师         战友注册 网站规则 版权声明 操作提示
登录空六军战友网 - 首页苹果嵌入版
请登录空六军战友网
全新的登录页面,方便在手机微信上登录
         
输入登录名:    
输入密码:  
    现在注册 
现在注册        
登录后可以发博文、评论、留言。试试看

中国人民解放军飞行荣誉证章  

作者: 韩东福 
部队: 空17师   
部门: 51团 
职别: 团长,飞行员 
   
显示通信录      个人资料
个人相册
致辞:    尊敬的原航空兵17师的首长和战友们:你们好!我是17师的老兵,我叫韩东福,老伴叫闫景昭(师文化科干事,军医)。我们俩首先感谢这次联谊会的倡议者、组织领导者们!祝你们精健愉快、福寿绵长!老战友、老朋友、老兄老弟们到京我们欢饮畅谈祖国盛世和个人的健康幸福欢乐吧!

韩东福  闫景昭
 
所有篇目(共278篇)

标题:

最后一次国共空战  

发表时间:

2011-4-13 12:18:57

更新时间: 

2011-4-14 10:15:54  更新者: 韩东福

关键词:

  

  [这是对本篇第 2676 次阅读]

阅读评论
         单篇显示

 

                    

                                  

    最后一次国共空战(转)

2010-05-13 18:33:00 来源: 南国都市报

最后一次国共空战

    1967年1月13日,台湾海峡上空发生了国共最后一次空战。就当人们几乎快忘却那段血与火的岁月时,一本新出版的名为《地图的发现(续)》的书,在不经意间,翻开了这页真实存在的历史。

惊讶:两个迥异的版本

历史的真实通常是以悬案的形式展现于后人面前,这场空战也不例外。

   《地图的发现》的作者杨浪,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网上正在对1967年1月13日的那场空战进行激烈的讨论,曾参加过对越边境自卫作战的杨浪,也不甘寂寞地投入了进去。这时,他才发现,这场双方对时间、地点、参战人员都认同的战斗,竟然出现了结果迥异的说法。

   首先,杨浪引用的是我军空军航空兵第24师飞行员胡寿根介绍击落敌机经过:

    1967年1月13日中午12点半,指挥所通报国民党空军一架RF-104侦察机在四架F-104战斗机掩护下,进入福建晋江沿海一线侦察,命令我小分队起飞四机执行反侦察拦截任务。当我机爬升至9000米时,传来了指挥所的命令:“投副油箱开加力。”胡寿根顿时血涌心头,知道今天真要打了!

    随即发现了那架侦察机。按照地面命令,我机当即对敌机进行拦截,敌机掉头就往海上逃窜。正当我机追赶敌侦察机时,又接到指挥所通报说,“右后方有敌机四架”。不一会儿胡寿根和战友们果然发现在金门东边低空埋伏了四架F-104战斗机。它们企图凭借速度快、装备有“响尾蛇”导弹和电子雷达设备等条件,从右侧方偷袭我机。指挥所判明敌机的偷袭企图后,就将敌机的位置不断通报我机:“120公里,110公里,100公里……”胡寿根一听,想今天豁出去也要把敌机打下来!

     面对前有侦察机后有战斗机,怎么打?他是僚机组长3号机,就紧急向长机报告说,你想办法把侦察机打掉,后面的(战斗机)我来对付。就在这时,指挥所连续通报敌机位置“80公里,60公里”,速度很快,越来越近了。当敌机距胡寿根驾驶的飞机20公里时,他清楚地听到地面指挥员洪亮而果断的命令:“右转弯与敌机打对头。”于是他以最快、最大的动作量右转反扣,一转过来就发现了敌机。接着他继续右转拉杆,迅速占领内侧斜对头有利位置,盯住敌机不放,直到距离敌机900米时,他迅速瞄准,三炮齐发,敌机当即翻滚,肚皮朝上拉着黑烟往下栽。为证实是否打中要害部位,他又驾机大速度跟下去,直到看清敌机栽进大海,他才放心地拉杆爬升同战友一起胜利返航。

     在这次空战中,胡寿根从接到命令到打下敌机,又跟踪被击中的敌机,直到看清敌机葬身大海,整个过程仅用1分钟时间,而用于攻击的时间只有1。1秒,共射出48发炮弹,创造了空战史上以“打对头”战法击落敌机的光辉战例。

     战后得知,胡寿根驾驶的是3号飞机,他击落的正好是敌机僚机组的3号机,飞行员叫杨敬宗。

     与我军的1∶0版本比起来,台湾那边的版本则令人称奇:2∶0。据仍健在的台军飞行员石贝波在1994年接受台湾《联合报》采访时称,解放军被击落两架,国民党空军在空战中全胜,只是有一架在回航时失事,失事飞行员正是杨敬宗。

详解:出现分歧的拐点

     根据公开的报道,杨浪梳理出了一个双方都能认同的事实。时间是1967年1月13日中午,国民党空军侦察大陆沿海情况被发现,解放军空军24师出动歼-6四架,飞行员分别为乔田福、叶木佑、胡寿根以及陈国良。而国民党空军出动RF-104一架,飞行员为宋俊华,F-104四架,飞行员分别为萧亚民(张学良东北军飞行大队大队长金恩心的女婿)、胡世霖、杨敬宗以及石贝波。

    开始时,歼-6四架追踪RF-104,四架F-104接近掩护。歼-6编队突然右转,向F-104编队对头飞来。杨浪说,到此为止,双方的叙述是完全一样的,尤其是歼-6编队突然向F-104编队“对头飞来”的这个最关键的战术动作。在解放军,这是经过精心的战术准备并在地面指挥引导下完成的一击制敌的动作。

    这一战术动作的惟一风险是F-104上装备的那些红外制导的“响尾蛇”导弹。不过,1967年国民党空军装备的“响尾蛇”导弹的最大有效射程迎头攻击不大于12000米,尾追攻击约7000米,而且作战反应时间需要6~10秒。按胡寿根的版本,我机在敌机近至20公里时突然右转弯打对头,“一转过来就发现了敌机”,“攻击时间只有1。1秒”,这个时间F-104显然来不及发射导弹。而石贝波的版本中,在我机右转打对头之后,又有一个右转,致使机尾暴露,所以有胡世霖和石贝波各以“响尾蛇”导弹击落我机之说。

     杨浪说,按胡寿根的版本,“打对头”之后,胡即迅速捕捉敌3号机,在几秒钟之内以机炮将其击落。而石贝波的版本是在“打对头”之后,我机又有一个向内的转向,然后被“击落”。

真相:我军飞行员都健在

    虽然40多年过去了,杨浪通过搜寻资料发现当年参战的我军四名飞行员全体健在。一号飞行员乔田福退休在山东德州,二号飞行员叶木佑在南吕油粮公司,三号飞行员胡寿根为江西教委退休干部,四号飞行员陈国良任唐山空6军副参谋长。

    而国民党F-104编队的四位飞行员除石贝波外均已不在人世。其中萧亚民1970年训练失事,胡世霖1990年病故,杨敬宗在“1·13空战”中死亡。

    此外,空战战果的统计主要依靠照相枪的摄影,无论哪种战机,其武器击发即有机头照相枪拍摄。

    “1·13空战”,胡寿根的1∶0版本是有照片为证的,而台湾版本却只有石贝波与胡世霖的口述,并没有照相枪的照片。

尾声:相逢一笑泯恩仇

     杨浪说,“1·13”空战是海峡两岸发生的最后一次空战。此后,国民党空军飞机的侦察活动减少。从1968年6月以后,国民党空军停止了昼间进入大陆的侦察活动。

(摘自《地图的发现》作者:杨浪)

(本文来源:南国都市报 ) netease
  

评论(共 1 篇):

  评论者: 黄海民

发表时间:2011-4-13 20:40:03

    空二十四师在国土防空作战中曾创造了辉煌战绩,涌现出王文礼、胡寿根等战斗英雄,为空军增了光。   

 
   

共 1  篇,第1/1页

Bottom
浏览时间:2024-11-24 9:12:44
Copyright © 2006 - 2024    空六军战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60571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