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新七言二十八句十六韵)
献给中国人民解放军
纪念建军八十二周年
二00九年七月三十日
南昌起义炮声响,
秋收峰火漫井岗。
武装斗争燃烈火,
政权来自手中枪。
草鞋踩低万重山,
赤手击碎千层浪。
南征北战叱风云,
后继前赴紧跟党。
八年抗战歼鬼子,
三年解放逐蒋帮。
金达莱地打豺狼,
中印边界卫国桩。
珍宝岛中捉坦克,
西沙群岛试锋芒。
忍看边关流氓窜,
谅山城内惩小狂。
横眉恐怖闹骚乱,
保家卫国守边疆。
人民军队铸长城,
枪林弹雨话苍桑。
世界维和树新样,
越洋跨海舰护航。
防洪抗震救灾难,
红心赤胆写新章。
阳光育成栋梁树,
烈火锻出筋骨强。
八十二年光荣史,
军旗腊腊迎风扬。
|
|
|
|
评论者:
林爱国
|
发表时间:2014-7-21 16:58:02 |
|
|
好一首军史之诗! |
|
评论者:
彭艳芳
|
发表时间:2014-7-20 20:14:24 |
|
|
推荐为战友诗词版第十期精华,祝全体老兵八一建军节快乐!愿军歌在心中常响,神州大地军旗飘扬! |
|
评论者:
朱民义
|
发表时间:2010-8-2 16:01:50 |
|
|
送上迟到的祝福:祝您和全家身体健康生活幸福!此致军礼! |
|
评论者:
洪君满
|
发表时间:2010-8-2 7:15:18 |
|
|
谢谢郭参谋长、伟强的关注和鼓励。 |
|
评论者:
肖伟强
|
发表时间:2010-8-1 15:43:10 |
|
|
我军八十二年光辉战斗历程 洪君笔练浓缩二十八句诗行 |
|
评论者:
郭俊
|
发表时间:2010-7-31 11:09:15 |
|
|
君满:因为欣赏你的诗,就书写了两句,短短两句概栝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朱毛井岗山会师,真了不起.你讲炮枪的写法很对.希望看到你更多佳作.祝八一快乐! |
|
评论者:
洪君满
|
发表时间:2010-7-31 9:04:24 |
|
|
献昆:谢谢关注和鼓励。祝节日快乐。
郭参谋长:谢谢您的欣赏。 南昌起义尽管也使用了迫击炮,但当时主要武器是长、短枪(长枪:又称“套筒枪”“步枪”等,短枪:又称“盒子炮”“驳壳枪”等)和机枪。平常说的大都为“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从这点上讲,您改的没错。 我草稿中也用过“南昌起义枪声响”,润稿时改为“南昌起义炮声响”主要基于下面几点考虑:1.枪炮泛指战争中的武器。毛泽东“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枪杆子”所指不仅是有“杆子”的长枪,还包括无“杆子”的短枪和其它武器。用的是广义的“枪杆子”。我诗歌里的“枪”、“炮”,用的是广义的“枪”、“炮”,是泛指。2.就诗歌的特点,一般来说,一首诗歌中最好不用重字。3.“政权来自手中枪”演译于伟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名言,且句中的“枪”合诗中的“ang”韵难舍。所以要改只能修改第一句。4.从某种程度而言,炮声响比枪声响更震撼,改为“南昌起义炮声响”并不影响原意的表达,也无损于诗歌的意境。所以,我个人认为,就本首诗歌而言,两者都可用,您不必忐忑不安。 再次谢谢您的关注和欣赏。祝“八一”建军节幸福快乐! |
|
评论者:
郭俊
|
发表时间:2010-7-30 15:49:06 |
|
|
君满:欣赏你的诗,我书写了前两句,并未得刭你许可将炮声改为枪声,不知当否?请谅解.原本要发在你诗的下面评论处,结果枝术不佳,还是另发了,也请谅解. |
|
评论者:
匡献昆
|
发表时间:2010-7-30 10:08:34 |
|
|
整个一部军队史诗,写得好!热烈庆祝我军建军八十七周年! |
|
评论者:
史黎晴
|
发表时间:2010-7-28 4:55:35 |
|
|
有气魄!真是好诗!祝福君满战友八一快乐! |
|
评论者:
洪君满
|
发表时间:2010-7-27 20:03:35 |
|
|
谢谢郭参谋长、振福的关注和鼓励。 |
|
评论者:
张振福
|
发表时间:2010-7-27 10:20:29 |
|
|
不忘当兵的历史,展望我军的丰碑!可喜!可贺! |
|
评论者:
郭俊
|
发表时间:2010-7-27 8:18:23 |
|
|
有才,好诗. |
|
评论者:
洪君满
|
发表时间:2010-7-27 7:45:08 |
|
|
谢谢林海的关注与鼓励。 快到“八一”了,祝战友们节日快乐! |
|
评论者:
林海 |
发表时间:2009-8-13 14:21:38 |
|
|
此首诗写出了军队的成长史,写得不错。 |
|
评论者:
洪君满
|
发表时间:2009-8-8 17:15:03 |
|
|
谢谢鼓励. |
|
评论者:
闫一旭
|
发表时间:2009-7-31 20:42:22 |
|
|
好诗,文笔豪放,八十二年建军路,诗事俱全,好诗。 |
|
评论者:
徐儒林
|
发表时间:2009-7-31 16:26:40 |
|
|
老战.文笔豪放.敬佩敬佩.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