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吃“圣诞”大锅饭---免费的午餐
我是吃“大锅饭”练成的退役军人,1958年我九岁就吃人民公社的“大锅饭”;上初中时,家离学校十几公里,虽然住校,但吃不起大锅饭,只能从家背来红薯,黑窝窝头等,在学校火房馏热,但也没离开“大锅饭”;当兵入伍更是吃地道的“大锅饭”,行军打仗吃兵站的“大锅饭;平时战备训练吃连队的“大锅饭”;北京授阅吃的是前卫队的“大锅饭”;去嫩江搞生产吃农场的“大锅饭”,组织新兵训练吃新兵连的“大锅饭”;搞民兵训练吃工厂的“大锅饭”;一吃就是20年。对“大锅饭”情有独衷,十分喜爱,现在还保存着新兵吃大锅饭的饭碗---部队的“刷牙缸”。
2015年圣诞节我带2个外甥去吃基督教会的“圣诞大锅饭”。这炖大锅饭不同过去的“大锅饭”,一是味道美;二是来者管饱;三是服务周到;四是秩序良好;五是干净卫生;六是碗筷齐备。
吃“大锅饭”是我一种思念,一种传承。
教会遍布于多数市、区、县、乡、村,都在吃这种免费的“圣诞大锅饭”。资金从何处来? 教会的圣诞饭如何组织的这么好?教徒的奉献精神为什么这样高?
我吃饭的这个基督教会位于新乡市红旗区人民胜利渠东侧岸边一座大院里,是一座四合院式的2层建筑,大门外空旷的场地放满了自行车、电动车,足有数百辆,十几个带袖标的看车人,马不停的招呼存车、取车,忙的不不可开交。 大院左侧是伙房,伙房门前菜板上摆满了切好的大白菜;几个大缸装满了做好大烩菜,上面盖着保温的棉垫子,不少炊事员不停地忙碌着,成车的碗筷摆放的整整齐齐,为了管理方便用椅子临时拉起一道围栏。 右侧大教堂布置的庄严肃穆,长条椅子上铺着棉垫,空调开放,室内暖气洋洋。主席台摆放许多鲜花,扩音系统良好。轮番不停地演出各种节目或讲道,教徒们自觉维护秩序,教堂内秩序良好。 上午11:30分,准时排队开饭,打菜的、拿碗的,分筷子,发馒头的有条不紊,数千人能吃上干净的热菜热馒头,并且烩菜质地良好(由肉,粉条、海带、豆腐、白菜组成),味道极佳,首轮每人是1碗菜2各馒头,随便吃,我这个糖尿病人,不小心贪吃了2碗菜4两馒头。 顺手拍了几张图片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