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s
首页 战友名录 纪念馆 空六军史 战友活动 事业商务 战友博客 战友视频 战友相册 战友留言 保健养生 关于本站
雷达33团 空24师 空17师 炮2师         战友注册 网站规则 版权声明 操作提示
登录空六军战友网 - 首页苹果嵌入版
请登录空六军战友网
全新的登录页面,方便在手机微信上登录
         
输入登录名:    
输入密码:  
    现在注册 
现在注册        
登录后可以发博文、评论、留言。试试看

 

作者: 黄新原 
部队: 炮2师   
部门: 4团高机连 
职别: 报话员 
   
显示通信录      个人资料
个人相册
致辞: 回到娘家了,向战友们致敬! 
所有篇目(共109篇)

标题:

老人· 续二(小小说)  

发表时间:

2014-7-30 18:15:49

更新时间: 

2014-8-5 15:12:50  更新者: 苗全芝

关键词:

战友文学 201481  

  [这是对本篇第 4574 次阅读]

阅读评论
         单篇显示

 

 

 

老人· 续二(小小说)

 

黄新原

 

 

老人走了,1917年生人,97岁。

我没去送,他的儿女,几位大哥大姐没让告诉我。

这老头儿生前和我聊得很多,其中常说的一个话题,就是今天的医院太势力眼,住院总惹他不高兴。

他儿女忙,老伴又没了,只好请护工。他说:“请护工一个月下来,我剩下的钱只相当于团职干部的工资。”他是正兵团职,月薪两万多。

几年前他住院回来,跟我大骂医生的工作作风。他儿子问医生:“老爷子这肺炎怎么这么多天了不见好?”医生说:“当年粟裕得肺炎比这好得还慢。”儿子觉得鼻饲的管子太硬,医生说:“当年叶帅就用这种管子。”

90年代老头住院,一个护士不知怎么惹了他,他打了护士一拐棍。儿子陪着他去办公室道歉,护士撅着嘴。儿子为了缓和气氛,向医生问起高干医疗经费的来源,医生说:“总后给一部分,首长所在单位给一部分,自筹一部分。”问怎么自筹,医生说:“从门诊看病的地方病人那儿赚。”老头拐棍举了举又要打人,但忍住了。儿子过后问:“又因为什么举拐棍?”他说:“怎么能从老百姓身上赚钱补干部!出院!不住了!”

 

 

也是这个老头聊天说的。

他的一位老战友走了。在八宝山告别、火化。儿女问一位公墓负责人能不能用小炉子烧,负责人断然说小炉子坏了,但又说可以到办公室谈谈。儿女知道这是想要钱,于是打算还是给点钱。

正这时,来了个年轻军人找到那个负责人,说“我是中央警卫局的,一会儿首长要来告别,让我先来看看”,这负责人顿时紧张起来。一会李德生、张震两位将军来送老战友了。

最后还是用小炉子烧的,小炉子没坏。

 

 

鲁叔叔,48年参军,今年82了。但看上去也就70多岁的样子,动作灵活,快人快语,东北人。别看参军晚,仗打得不少,当警卫员、侦查参谋、作战参谋,爬得挺快。中印反击战时,他已经是中印边界东段“丁指(丁盛指挥所)”麾下的副团长了。前段时间去昆明疗养,不小心把胳膊摔骨折了,打着夹板。

他爱聊往事,让人听了又不平又伤感。

他的老首长,一位林彪事件受牵连的将军,最后给的处分是免于起诉,开除党籍,按师职待遇。那是当年著名的战将,后来的某大军区司令员。90年代从南方到北京来申诉,竟找到鲁叔叔家,进门就说:“你能不能在家里弄点水让我洗个澡?”他脏得就像个农村生产队长。

鲁叔叔挥着绑夹板的胳膊,哆嗦着跟我嚷:“多大的错误,让老头子受这委屈,他的战功谁比得了?要不是‘文革’,哪有这种事。妈了个犊子!”

鲁叔叔还说到他的另一位老首长,解放战争时期是个纵队司令,打起仗来像疯子,后来是某大军区的副司令员。“文革”后不久也来到他家,那样子狼狈得都不认识了,小矮个儿,穿个大蓝褂子,一脸的土。但上级的威风还在,反客为主,吆喝着鲁叔叔:去,给老子下碗面条吃。面条吃完抹抹嘴,一瞪眼,说:“不准说我来过。”

后来鲁叔叔才知道将军当时是从关押处逃出来的。几年后将军平反了,还当大区副司令。将军去世时,鲁叔叔参加送别,哭得不行。

 

 

一般来说,老头儿活不过老太太,所以干休所里老太太多。天热,上午背阴处,老太太们坐在长椅上,聊家长里短、媳妇女婿。

一位阿姨却坐着轮椅独处,不爱扎堆儿。她90多了,一口上海方音的普通话。我爱跟她聊,她脑子灵活,口齿清楚,是本故事书。

她是40年代初的上海地下党员,出身却是吴淞的大资本家,还是家里的独女。因叛徒出卖,她奉命撤到苏北根据地,参加了新四军。刚到解放区,她同屋住着后来陈毅的夫人张茜和刘少奇的前妻王前。那时张茜正和陈毅谈恋爱,陈毅的信就大大咧咧地被张茜放在桌上,任人展读。

1946年当她生下第二个孩子才10天,她所在的新四军三师,在师长黄克诚率领下北上拉动,她得到的消息是“部队要运动运动”。她以为部队很快还会回来,就把刚生的女儿托给了老乡。但行军不久,她突然在一个县城里看到了陈老总,顿时有种不祥的感觉,她找到黄师长,要求回去接孩子,师长说,根据地已经成了敌占区,回不去了,部队要赶往东北。她傻了,知道孩子找不回来了。

东北的四平保卫战,打了将近两个月,极惨烈,歼敌一万,自损八千,部队都是最结实的老底子,连卫生员都是红军。一纵司令员李天佑心疼得直跺脚。战役结束后,有人告诉她丈夫牺牲了,她丈夫当时是个团政委,她赶到硝烟未熄的四平城给丈夫收尸。她告诉我:“真惨啊,战士的尸体就象冬贮大白菜,一堆一垛,遍地都是,走路都插不进脚去。”结果丈夫没死,一颗炸弹在团长和政委中间炸开,团长牺牲了,丈夫震晕了,身上满是团长的脑浆和鲜血。

老太太有的故事很有趣:辽沈战役结束,平津战役很快也打完了。部队急速南下,她没追上先头部队的丈夫,却病在了天津。丈夫的一位战友,也是位纵队司令,闻讯来医院看她,问她钱够不够用,她说够。那司令员说,我再给你留下点,往南方走少不了用钱。说着让警卫员拿了一个大手提包给她,打开一看,全是钱。她吓一跳,忙问哪来那么多钱,警卫员笑着说:“路过一个银行,拿了点。”她冲出去把那司令员从吉普车上揪下来,把手提包扔给他,指着鼻子大叫:“你是要找死啊?赶紧送回去。”

她带着一岁的儿子受邀参加了北京的开国大典观礼,然后一路从北京追到武汉又追到广州,还是没追上丈夫,他去解放海南了。当时四野部队里的孩子随军的很多,为解决这个问题,在武汉和广州分别成立了两所子弟小学,武汉的校长是罗帅的夫人林月琴,广州的校长是黄永胜的夫人项辉芳。老太太在武汉扔下了女儿,在广州又扔下了儿子。老人说:“直到现在,女儿说起林月琴还叫林妈妈,儿子也习惯叫项妈妈。”

老太太的丈夫解放后去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了三年,后来长期从事军队教育工作,“文革”中走得很险,差一点被抓进秦城,后来阴差阳错,不了了之。前两年走了。江西老家的乡亲们给本县出去的将军们都立了碑。

老太太由保姆推着,每天出来过风,昏花的老眼迷起,抬头望向远方,不知在看什么,在想什么 ……

 

 

还有个老太太,东北口音,88岁。

我问:“阿姨,您是东北人?”老人瞪着我,带点男人的英武气,回答让我吃惊:“我是平壤人。”

我问:“您……”

老人笑了,说起她的故事。

老人的老家是朝鲜平壤,很小就被父亲带到延边,参加了抗联。她说:“杨靖宇、李兆麟、赵尚志之所以能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抗战,与我们大批朝鲜战士的英勇善战分不开。我们可不是中国的朝鲜族,是地道的朝鲜人。那时朝鲜和中国的抗日战士根本就不分家。直到辽沈战役后入关南下,四野还有成师成团的朝鲜部队在为全中国的解放打仗。”

老人后来嫁给了四野六纵的一位副师长,是汉族。抗美援朝后,中央作出决定,四野里的朝鲜部队都要回祖国,她已经结婚有孩子,所以没有走。她弟弟当时是个小号兵,也回国了。

    解放后很长时间,老人没有弟弟的消息,改革开放了,老人弟弟作为朝鲜人民军艺术团的小号手,随团来中国。在沈阳,他给北京的姐姐写了封信,竟被同团的人“揭发”了,回国后被转了业。当时,他们的母亲还健在,但却一直没能见到在中国的女儿。老人说后来弟弟来过北京,却因她“老头子”的敏感身份,不能在家住,住在处边的招待所。这些年,朝鲜的亲戚不断有人来,她也不断往朝鲜寄东西。那边要的东西中国人觉得很奇怪,要塑料花,最想要的是避孕药。

老人的女儿对我说,可不能当她的面说朝鲜不好,说了她就急。

 

  

评论(共 26 篇):

  评论者: 苗全芝

发表时间:2014-8-5 15:12:50

百看不厌!   

 

  评论者: 毛振友

发表时间:2014-8-3 21:42:24

感觉就象看一部电影,动人,感动。祝建军节快乐。   

 

  评论者: 徐同联

发表时间:2014-8-3 9:55:51

  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难,我们的江山是老一辈革命先列用鲜血换来的。徐才厚之类吃住行玩都是革命先烈和离休干部包括毛主席都没听说过的。靠这些人只能糟蹋革命先烈用鲜血为人民换来的幸福生活。   

 

  评论者: 胡胜华

发表时间:2014-8-2 9:06:06

 祝八一建军节快乐!    

 

  评论者: 谢力

发表时间:2014-8-1 22:55:28

读来感动。您在探寻一个即将消失的宝库,非常珍贵。那些当年充满活力的一代英雄正在慢慢老去,如今的年轻人已经读不懂他们,您把他们的故事记录下来就等于留下了历史,让后来人知道并记住。
  建军节的日子唤起当兵的几代人回忆,回首已经过去的日子,倍感骄傲和自豪,无论如何世事变迁,那已经透入骨髓的军人气质终生不变。向老一辈军人致敬!!!   

 

  评论者: 肖伟强

发表时间:2014-8-1 22:50:18

祝新原大哥八一建军节快乐!   

 

  评论者: 袁玛瑙

发表时间:2014-8-1 22:15:26

  小说用第一人称娓娓道来,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亲切自然,加强了真实感。   

 

  评论者: 祝浰强

发表时间:2014-8-1 21:45:16

佳作拜读,祝八一快乐!身体康健!阖家幸福!   

 

  评论者: 闫一旭

发表时间:2014-8-1 21:31:19

拜读大作,八一快乐。   

 

  评论者: 张玉武

发表时间:2014-8-1 15:42:19

  祝八一建军节快乐!   

 

  评论者: 张秀华

发表时间:2014-8-1 10:35:52

读罢引人深思的小故事,心有沉重感。向老一辈军人致敬!
祝黄老师八一快乐!   

 

  评论者: 闫民校

发表时间:2014-8-1 8:05:34

感谢新原兄把拉家常听来的故事再讲给我们听,每一个故事都令人感动。   

 

  评论者: 曲先庆

发表时间:2014-8-1 7:52:05

新原兄八一快乐!   

 

  评论者: 姚念龙

发表时间:2014-7-31 23:35:09

站长的指错是对的,本身对这个字我是没有把握的,因当时我是用手机上的网,不方便查对,所以就写上了,谢谢站长!我们网上要是多几个字典先生就好了,我发现有的战友对战友们的文字错误都不好意思指出,这是不对的,有错误不改是影响我们军网形象的,我建议今后不论是谁写的东西,只要发现有文字和其它方面的错误都应及时指出来,只要指出的对,战友们都应及时改正,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我们战友网的文字水平。再次谢谢站长!   

 

  评论者: 袁玛瑙

发表时间:2014-7-31 22:07:11

   拜读新原语言洗练老到的系列小小说,确实是一种享受。篇幅虽短,容量很大。廖廖数语,就把人物写活了,截取的都是典型情节和画面,令人回味和思考。谢谢新原的“八一”献礼!   

 

  评论者: 付根利

发表时间:2014-7-31 17:21:53

念龙,“诿诿道出”应该是“娓娓道出”。不是我矫情,是把这里作为我们学校,大家互帮互学,想你赞成的。   

 

  评论者: 姚念龙

发表时间:2014-7-31 17:14:19

    黄兄的文章就象拉家常,娓娓道出了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也揭示出很多醒世明理的道理,让人看着不得不思考,不得不反悟。祝黄兄八一节快乐!
       

 

  评论者: 吴长海

发表时间:2014-7-31 14:03:06

新原的文章看来平凡实为深刻,不显山不显水娓娓道来但回味无穷。真希望老人的拐棍打的狠狠的,我等晚辈心中可以舒服些..........!   

 

  评论者: 张均光

发表时间:2014-7-31 13:00:02

娓娓道来,从容不迫,看似轻松,实则沉重。   

 

  评论者: 林年福

发表时间:2014-7-31 7:12:02

向全国健在的革命老前辈致以崇高的敬礼!
祝黄兄“八一”节快乐!
   

 

  评论者: 王本祥

发表时间:2014-7-31 6:30:28

    如今军中的腐败让人痛心,虽说我不在部队,但是接触了一些人,知道了一些腐败的事,有时候我就怀疑我们的军队还能打仗吗?   

 

  评论者: 徐兴伟

发表时间:2014-7-31 6:00:31

    发人深省。
    祝黄兄好。   

 

  评论者: 解昌仁

发表时间:2014-7-31 1:55:16

    新原兄以记叙革命老前辈光荣历史和现实生活的文学作品来纪念“八一”建军节,真是别开生面,用心良苦啊!
    把前后三篇《老人》连读了两遍,深受教育。值此八一,让我们向全国健在的革命老前辈致以崇高的敬礼!
    祝新原兄节日快乐!   

 

  评论者: 罗永志

发表时间:2014-7-30 23:22:05

新原兄的文章朴实无华非常真实,越看越喜欢看, 费了半天劲,敲了好大一段字,一点提交网没了,真气人,今天跑了一天的车有点累了,明天再写吧!   

 

  评论者: 付根利

发表时间:2014-7-30 21:26:57

谢谢新原庆祝八一的文学作品。   

 

  评论者: 黄新原

发表时间:2014-7-30 18:16:59


     庆祝八一,祝战友们节日快乐!   

 
   

共 26  篇,第1/1页

Bottom
浏览时间:2024-11-23 23:13:44
Copyright © 2006 - 2024    空六军战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60571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