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s
首页 战友名录 纪念馆 空六军史 战友活动 事业商务 战友博客 战友视频 战友相册 战友留言 保健养生 关于本站
雷达33团 空24师 空17师 炮2师         战友注册 网站规则 版权声明 操作提示
登录空六军战友网 - 首页苹果嵌入版
请登录空六军战友网
全新的登录页面,方便在手机微信上登录
         
输入登录名:    
输入密码:  
    现在注册 
现在注册        
登录后可以发博文、评论、留言。试试看

 

作者: 方彦炎 
部队: 空24师 唐山机场  
部门: 四站连 
职别: 冷气员 
   
显示通信录      个人资料
个人相册
致辞:  三十五年前,一群热血沸腾的青年,出于对军营的向往、对五星的崇拜,响应祖国的召唤,齐聚福州,换上新军装,戴上大红花,告别家乡乘闷罐火车北上,当上了一名光荣的空军战士。寒冷的华北天气、远离闹市的军营、单调坚苦的军训,这一切都未能减退我们的革命斗志,反而是火热的军旅生活,锤炼了我们的身体,磨练了我们的意志,凝聚了我们的战友之情。
 
所有篇目(共307篇)

标题:

山西运城农家景海鹏:神七”航天员  

发表时间:

2008-9-25 10:26:25

更新时间: 

2009-3-24 20:34:34  更新者: 当兵的人

关键词:

运城农家人 景海鹏 神七 航天员  

  [这是对本篇第 7359 次阅读]

阅读评论
         单篇显示

 

山西省运城农家人景海鹏:神七”航天员

景海鹏

 

    有900多口人的东杨家卓村,是盐湖区安邑办事处的一个普通农村。虽然说,它离运城市区不过十多公里,但在今年9月份前,几乎所有的运城市民都没有听说过它。
   进入9月份后,随着预定的“神舟七号”发射日期的日益临近,东杨家卓村骤然知名度大增,不仅许多运城市民熟悉它的名字,知道它的所在,也一直有源源不断的新闻人奔向哪里。9月20日,记者在百度网站同时输入“运城”“杨家卓”进行搜索,结果显示:网上竟有300多条相关信息。而所有的信息,都与东杨家卓村是“神舟七号”正选航天员景海鹏故乡有关。
    景海鹏,1966年10月出生在东杨家卓村,在故乡上完小学、初中、高中后,他被招为飞行员。随后又在1998年成为中国首批14名航天员之一。9月25日晚,他和队友翟志刚、刘伯明一起,与“神舟七号”一飞冲天。
    连日来,记者先后来到东杨家卓村、安邑、解州等地,对这位地地道道的河东农家娃进行了走访。
               
普通的村子、简陋的农家小院、旧房子
    出安邑后,一直沿去夏县的三级柏油路往东,走了大约10公里的样子,眼看前面的三级路就要变成更宽的二级路时,往北是一个五六米宽的铺着柏油小路,再走约一公里,就是东杨家卓村。
    东杨家卓村不大,不到1000口人。虽说村子离运城市区不远,又紧邻空港南区,却和一些偏远的村子一样,难得见到一些看起来阔气的新房子。村外的地里,是成片成片的庄稼。
    景海鹏的家在村子的西北方向,门前的主巷道不怎么宽。被庄稼人最看重的门楼,他家的在整个村子可能都是最差的,样子还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砖砌的半圆洞,窄得连一辆农用三轮车都难通过。在周围本来就不怎么新的房屋群里,景海鹏家的门楼几乎就是破败的象征。
    进到院子里,眼前的房子之旧更是让人酸楚。东房的两间是砖木结构,能看出盖的时间最早,也最破,屋里漏雨的痕迹随处可见。
    两间北房是土坯房,三间西房也是土坯房。这两面房子,明显带有岁月的沧桑,虽说看起来一点也不气派,但却是景海鹏老家最新的房子。但这两面房子建起已有十多年,和1963年建起的东房相比,完全是“小辈”。
    因为家里很穷,为了供3个孩子上学,景靠喜和王珍玲在10多年的时间里,一直是靠扎笤帚卖钱度日。景靠喜就是因为常年累月忙活扎笤帚,落下了如今腰板难以伸直的老毛病。而想到丈夫曾一次又一次,拉着板车步行一昼夜在闻喜县和村子往返,然后回到家又熬夜扎笤帚,做好后再和她一起用自行车驮着到运城市区卖,王珍玲就总是眼含泪花。
    在两位老人的辛勤劳作下,景海鹏老家的院子里房屋虽然很旧,卫生却收拾的井井有条。记者9月17日去时,院子里裸露着的土里,种的是惹人怜惜的花草,铺砖的地面上打扫得非常整洁。这几年,记者曾多次去东杨家卓村,和景海鹏的家人及亲友多有接触,景海鹏家的院子始终给人留的是虽破旧却整洁的印象。
                         景
海鹏的父母、弟弟和妹妹
    景海鹏的父亲名景靠喜,66岁,是土生土长的地道晋南农民。他的母亲名王珍玲,和他父亲同岁,也是地道的晋南农民。
    景海鹏的弟弟名景海龙,小景海鹏两岁,是运城有线台的一名工作人员,常住金鑫集团禹苑物业公司的禹香苑物业管理处。景海龙的妻子在运城市中心血站,是一名化验人员。弟弟有一个女儿,正上中学。
    景海鹏的妹妹名景艳芳,是父母最小的孩子,今年周岁36。她1999年师范毕业后,分配在与东杨家卓同属安邑办事处的汤里村教小学,今年带的是四年级语文。如今,汤里村还是景艳芳的婆家,也是普通的晋南农家。
    在东杨家卓村,只有景海鹏一家人姓景。对此,记者曾在一次和景海鹏的父亲景靠喜拉家常时问起原因。景靠喜很爽朗地笑了:“我们本来就不是这个村的人嘛”
    景靠喜说,他的父亲本是离安邑不远的西里庄村,离现在的东杨家卓有十多里地。在他祖父那一辈时,他家也由农村进了当时的县城安邑。平时干活回村,生活却是在城里。而景靠喜,就是出生在安邑。
    解放后,景靠喜一家在安邑生活了没几年,赶上三年自然灾害。因为身体虚弱,加上营养不足,景靠喜的母亲不幸离世。为了照顾父亲,景靠喜嫁在东杨家卓的姐姐就接父亲到自己家,以便照顾起来方便。没想到,后来老人在东杨家卓生活习惯了,反倒对自己家所在的安邑和西里庄有了隔膜,不想再回去。
    接下来,景靠喜在安邑上完了中学,为了和亲人在一起,他干脆也去了东杨家卓,并落了户。
    1964年,景靠喜一家在东杨家卓有了划给自己的院子,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在院子里盖起了至今仍居住的3间北房。结婚成亲时,景靠喜娶的是东杨家卓的姑娘。当年的新娘名王珍玲,后来是景海鹏的母亲。

    说起当年,王珍玲也一直感慨不已:“刚结婚家里真是穷。盖那几间东房时,村里人你给点木头、他给点砖头,帮凑着盖了起来。”“1991年,景海鹏的弟弟景海龙结婚时,才又盖了两间西房。1993年,景海鹏结婚前,又盖起了两间北房。
    至今,东杨家卓人说起当年的景家人,都一致感叹不容易。景海鹏姑姑的儿子、表哥杨海泉就告诉记者:“我舅和我妗子这些年可是受苦了,几乎所有的收入都供了孩子上学。为了孩子们有出息,他们作出了太多的牺牲。”
    
                 
 从小海鹏就很有主见,根本不认输
    景海鹏1966年10月出生,在本村上的小学、初中,高中时,先是在安邑中学,后来为考上飞行员,又转到离家较远的解州。在解州中学,他被招收为飞行员。
    景海鹏的母亲王珍玲至今还记得二十多年前的情景。那年儿子初中升高中,因为中考成绩不错,海鹏被解州中学录取。解州中学离家三十多公里,当时是运城地区的重点中学。
  “那时家里实在太穷了。海鹏要到解州中学上学,就必须住校,肯定就要上灶。而上灶,家里肯定花不起钱!”
  “做父母的,肯定都不想耽误孩子的前途。我和他爸商量后,想让海鹏去离家比较近的安邑中学。安邑离家近,可以不时地回家来吃饭,还可带上干粮在学校吃。”
  “海鹏很听话,在安邑上了学。没过多长时间,他又来说服我们,坚持要去解州。后来看说服不了我们,就自己拿上行李,头也不回走着去了解州。当时还下着雨。”
  “在解州,懂事的海鹏知道家里紧张,从不乱花一分钱。就连回家,他不是选择走路,就是蹭有自行车的同学顺路车。现在想来,不是去解州,海鹏就不会选上飞行员。而不是飞行员,也就根本没有当航天员的机遇。”
    话很少、特懂事、很要强、有主见。这是表兄杨海泉对景海鹏的评价。杨海泉比景海鹏大一岁,两人不仅是姑舅关系的表兄弟,还是小学和初中时的同班同学,玩伴。杨海泉如今是东杨家卓村的人物,在村里的南面建了一个相当规模的酿造厂,有好几部汽车。但提起表弟,杨海泉却满脸都是佩服,念叨海鹏从小就是他俩的主心骨。
           
                    
最爱运动,尤其擅长打蓝球
    和一般的同龄男子相比,景海鹏不算是高个子,现在也就一米六八的样子。但记者走访他的亲友同学时,大家却都称他是难得的打蓝球好手。
    海鹏的小学老师王天乐回忆,海鹏打小就特别喜欢打篮球,从小学五年级起,就是学校的篮球队队员,打蓝球的技术和水平是同龄中最棒的。”
    景海鹏弟弟景海龙说,性格腼腆的哥哥最痴迷于打篮球。小时候,哥哥就在他们家老屋的墙壁上,划了一个表示蓝筐的圆圈。后来,又安上一个铁丝圈代替,一有空,哥哥就在家里练习投篮。
    景海鹏小时候的伙伴王金星也说,自小景海鹏就好胜,打篮球从不愿意服输。“打得好,投篮很准。”
    表哥杨海泉一直和记者多有接触,平时一说起表弟景海鹏,他肯定要说海鹏最擅长打蓝球。“海鹏到初中后,因为个子不高,海鹏没有入选篮球队,但一有机会,海鹏就想法展现自己的篮球特长,后来硬是靠着韧劲当上了队员。后来不管上高中,还是在部队,海鹏都一直是篮球队的一号主力。”
  “海鹏好运动!”景靠喜说起儿子,也是离不开蓝球:“海鹏当上航天员后,也是航天城里打蓝球技术最好的,老是头号选手。海鹏能成为航天员,肯定和他平时爱打蓝球有关。从小到大,海鹏一直长期坚持体育锻炼,从没有抽烟、喝酒等不良嗜好,身体一直很棒。”
  “海鹏好运动,影响了二儿子海龙和女儿艳芳也都好运动。现在回忆起来,儿女三个从小身体都很好,都只是偶尔有头痛感冒,从来没有生过大病。”

                      童年的上天梦和成为飞行员

    如今的东杨家卓村,早已是运城民航机场所在的空港开发区的一部分。因为离机场不远,海鹏从小就有当飞行员的梦想。
    海鹏的父母都还记得,在海鹏的小时候,不远的邻村有一个青年人被验收通过当上了飞行员。在大家都议论此事时,海鹏就非常羡慕。平时一有空,他就想法打听,想知道一些有关这个邻村青年的成长故事。
    海鹏是在解州中学上的高中。当时的解州中学,不仅是运城地区的重点中学,还是山西省中学里最有名的飞行员培养基地。在高二的时候,海鹏就摸上了招飞行员的程序道道,曾告家里人他想要报考飞行员。      到海鹏上高三的时候,保定的十二航校来运城招飞行员。景海鹏就找班主任,要求请假参加第二天的体检。
    在班主任的眼里,景海鹏的学习成绩很好,完全能够考上统招的普通高校。一听景海鹏要请假体检,根本就不同意;“说啥都行,验飞行员体检就是不准假!”
    一直做着上天梦的景海鹏这次没有听老师的话。他后来偷偷溜出校门,和学校的其他同学一起相跟着来到运城,参加了体检。最终,他是3名合格的人员之一。
    体检完之后,知道自己完全合格的景海鹏非常高兴,不顾自己刚做完散瞳检查一时还难以恢复,戴着为保护视力而发的墨镜,一路步行10多工里,从运城回到东杨家卓的家中。
    景靠喜现在还记得当时的情形:“海鹏回到家时,我们还在地里干农活,家门被大锁锁着。他就戴着墨镜跑到地里,告我说他的飞行员体检过了。我和他妈一时没有准备,听了儿子的话还有点发愣。后来明白过来,我和他妈再也无心干活,当下就和扛着锄头和儿子回了家。心里真是高兴啊。”
    体检通过后,接下来是政审。景海鹏一路绿灯,成为保定的十二航校1986年在运城所招的飞行员之一。
    
                           
从飞行员到航天员
    考上飞行员之后,景海鹏先是在保定的飞行学院学习了三年半,接着,到临汾的初级航校,又学习了半年。在运城机场的中级航校,学习了一年,学会了飞初教机。在永济的高级航校,学会了驾驶喷气式飞机。
    在刚开始学飞行时,凭着不服输的倔劲,景海鹏不仅度过了飞行员人生的第一道难关,还让他得到了全中队第一个奖励。在小时候,景海鹏就一直很内向,根本没有其他农村孩子的调皮捣蛋劲,不少儿童都会的游泳,旱鸭子景海鹏却一窍不通。
    作为飞行员,如果不学会游泳,下一步的命运肯定是淘汰。景海鹏不甘心自己的飞行员梦早早夭折,就下决心苦练游泳。只是短短的一周时间,景海鹏的游泳就从不会到会,从及格再到优秀。他因此得到全中队第一个嘉奖。当时,他所在的中队,是125名飞行学员。
    在永济学完后,景海鹏又来到江苏,正式成为空军的一员。他先是在连云港,后来又到无锡,继续学习更高级的飞机驾驶。也是在无锡,景海鹏遇到了后来成为他爱人的张萍。
    张萍的老家在河北省沧州,是县级市河间的一个普通农家。当时她在无锡一家宾馆是管理人员,因为姑父也在无锡机场,经常看亲戚的张萍认识了景海鹏。
    景海鹏和张萍结婚时,是在运城老家举行的典礼仪式。一直记着儿子结婚情景的王珍玲说,因为当飞行员有规定,海鹏结婚时,已有29岁,比小他三岁的弟弟海龙都已结婚几年,并且生了女儿。
    海鹏的结婚日子是1993年的农历九月二十四,这一天,正好是他29岁的农历生日。而算公历,又是张萍的生日。小夫妻的农历、公历生日正好与结婚的日子重合,日子虽然清贫,他们却开始了浪漫的幸福人生路。
    1997年,景海鹏结婚后的第四年,张萍在无锡生下了一个男孩。而就在此一年前,国家开始在飞行员中选拔宇航员。已不甘心只是一名飞行员的景海鹏也报名参加了选拔。
    飞行员选拔条件本来就很严,选航天员更是严上加严。要求身体素质特别好不说,还不能有病史。景海鹏从小身体就非常健康,也没有过住院史。航天员选拔时,他自然成了幸运儿。
    儿子生下来后,因为心里一直牵挂着航天员选拔,景海鹏一直不给儿子起名。到孩子4个月的时候,他终于接到航天员录取通知。于是,他的儿子,就有了一个承载景海鹏飞天梦的名字——景宇飞。
    接下来,景海鹏就从无锡来到北京航天城,成为航天员大队的一名学员,直到最后,他成为中国首批14名航天员之一。
            
“神六”的第二梯队到“神七”的正选队员
    在中国航天史上,乘“神五”飞出地球的杨利伟是第一位天空人。作为杨利伟的队伍和好朋友,景海鹏那时还不为人所知。直到“神六”发射时,与刘伯明搭挡的他成为第二梯队成员,不少人才知道,在表里河山的山西省,关公故乡出了一个名景海鹏的航天员。
    记者至今仍然记得,“神六”发射的前夜,景海鹏的家人在东杨家卓村老家的西房里看电视的场面。当时,屋子里有不少人。除了景靠喜、王珍玲两位老人,海鹏的弟弟海龙也带着妻子和女儿回到家里,加上海鹏的妹妹艳芳一家和一些为他们高兴赶到的邻居。景海鹏老家是热闹非凡。
    后来,看到儿子没有成为“神六”上的航天员,景靠喜仍然感到非常高兴。“没有用上第二梯队,说明我们国家的航天技术先进可靠。我相信“神七”发射时,儿子会更神气。”而这一预测果然说中了。这次“神七”发射,景海鹏成了正选的3名航天员中的一个。他是山西当之无愧的第一个太空人。
    从1993年选入国家航天员大队后,景海鹏只会过两次老家。一次是1998年,景海鹏的儿子还很小时,他匆匆忙忙赶回,接父母去他北京的家。那次,他的父母一待就是5年,直到在2002年底才会到运城老家。
    景海鹏的第二次回家,是2005年。那时“神六”已成功发射并返回,他虽是第二梯队人选,却已被大众媒体放大成了几乎妇孺皆知的大名人。听说他回到运城,记者还专门赶去见他。晚上在景海鹏住的弟弟景海龙位于中心血站后的家单元楼客厅,记者还与一身戎装,话语不多却英气逼人合影,留下了他回运城的影响记录。
    因为训练的任务重,景海鹏第二天就和妻子、儿子匆匆返回北京,满打满算,他那次在老家只待了有三四天。
    不仅很少回家,连电话都很少打。对此,景靠喜、王珍玲两位老人却丝毫没有抱怨儿子的意思,一直夸他们的三个儿女都很孝顺和成才。景靠喜还嫌王珍玲有时念叨,嚷人似的说:“咱海鹏是国家培养的人才,咱可不能嫌娃不给家里打电话。”
    景海龙作为弟弟,平时也很难与景海鹏有联系。他告诉记者,这几年,他和哥哥的通话次数都十分有限。多数的时候,是哥哥给他发短信,要他照顾好父母,注意两位老人的身体。而从去年后半年到现在,进入训练的哥哥没有和他同过一次话,也没发一次信息。他发的信息也没有回复。他说,他很理解哥哥。
    王珍玲老人则说海鹏一直给她寄钱。按海鹏的说法,是海龙在老家照顾两位老人,他不能让弟弟在经济上受屈。每年,海鹏都要给父母寄上四五千元,进入准备上“神七”的封闭训练后,海鹏不能与家人联系,在北京航天城的张萍就安排给公婆寄了一次钱。去年海龙买新房时,尽管告哥哥款已够用,海鹏过意不去,仍然寄回一笔数目不算太小钱。
    景海鹏最后一次和家人联系,是在今年8月7日的晚上。他当时将电话打在东杨家卓村老家,在问了父母的身体情况后,提醒父母别忘了在第二天晚上看北京aoyun会kaimushi。接电话时,景靠喜心里虽想知道这次儿子是否会上“神七”,又明白儿子不会告诉他。最后,他只是说儿子不要操心他们,好好训练,一旦有任务,就一定能圆满完成。
    最近一个月,随着“神七”发射日期的越来越近,不断有来自各地的记者采访景靠喜、王珍玲两位老人,景海龙也是应接不暇。得知儿子是“神七”航天员的热门人选,一家人都感到非常高兴。看电视,成了一家人最重要的“工作”。
    一脸慈祥的景靠喜说,“神六”时儿子未能上天,自己当然希望此次他能够一偿夙愿。但是“上不上天我们都高兴,这是国家对他的考验,希望他能够圆满完成任务”。

 

  

评论(共 5 篇):

  评论者: 当兵的人

发表时间:2009-3-24 20:34:34

你为山西人民争了光,我作为一个山西人,一个军人,真为你高兴。好好干吧,祖国需要你。   

 

  评论者: 老乡

发表时间:2008-10-14 15:01:31

为你是山西的人而感到光荣!   

 

  评论者: 我就是我

发表时间:2008-9-28 15:30:03

跟我们老家时邻村,哈   

 

  评论者: 农家人

发表时间:2008-9-26 8:35:10

农家人出英雄   

 

  评论者: 冯景阳

发表时间:2008-9-25 15:02:45

    尽管我离景海鹏的家只有几十公里,且同为运城市,不是你的这篇文章,我哪能知道这么多。说明你采访的很细、很深入,特别是对海鹏就学期间的地点、性格特点记述的很真实。今天晚上我要守在电视机前,亲眼目睹老乡踏上飞天路的精彩场面,直至他和其他两位战友凯旋返回。   

 
   

共 5  篇,第1/1页

Bottom
浏览时间:2024-11-23 15:19:37
Copyright © 2006 - 2024    空六军战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60571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