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s
首页 战友名录 纪念馆 空六军史 战友活动 事业商务 战友博客 战友视频 战友相册 战友留言 保健养生 关于本站
雷达33团 空24师 空17师 炮2师         战友注册 网站规则 版权声明 操作提示
登录空六军战友网 - 首页苹果嵌入版
请登录空六军战友网
全新的登录页面,方便在手机微信上登录
         
输入登录名:    
输入密码:  
    现在注册 
现在注册        
登录后可以发博文、评论、留言。试试看

 

 
作者: 张建平 
部队: 军直  北空政治部组织部 
部门: 通信一连 
职别: 北空政治部组织部科长 
   
显示通信录      个人资料
个人相册
致辞:  
所有篇目(共74篇)

标题:

让生命更精彩(图文)  

发表时间:

2008-9-1 17:36:35

更新时间: 

2011-8-12 23:55:44  更新者: 鲁枫梅

关键词:

散文  

  [这是对本篇第 7469 次阅读]

阅读评论
         单篇显示

 

让生命更精彩

(此文发表在2006年出版的<<唐山大地震亲历者>>一书中)

    

  我是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是二十世纪那场旷世惨绝的大灾难的幸存者。那恐怖而悲惨的一幕刻骨铭心,恍然昨日。 

  三十年了,那场灾难给我的生理和心理上难以言表的伤害,一直折磨着我。我时常在噩梦中惊叫着,一身冷汗地醒来,在止不住的惊悸和战栗中,独自品尝那场灾难留给我的果子,一颗苦涩的丢也丢不掉的果子——为它的残酷,为它的悲情,为我的战友,为那些鲜活的花朵一般的生命,为说不清楚道不明白的苦疼…没有经过唐山大地震的人,无法想象那是怎样的一场浩劫。什么叫毁灭?什么叫尸横遍野?最简单地说,人如果有原因地死,你可以怨恨,而地震,你埋怨谁啊,它是一个永远不了的情结,无形地重重地压着你,让你喘不过气来,只要回想当时的情景,我的心就会流血。甚至这许多年,我很少看有关自然灾害的新闻,一是不忍心,二是认为都没有唐山大地震惨烈。

    唐山大地震为我的生命注入了全新的内容。那一年我二十三岁,从死人堆里和废墟中爬出来的年轻的我,对于生活和生命的理解虽然很幼稚,但信念无比坚定:即使是再艰难再痛苦,也要活充满激情地活下去,我的生命太珍贵了!

    但是生活却是是实实在在的,并没有因为你是幸存者而给你一丝一毫的照顾,也没有因为你的生命比别人珍贵而一路“绿灯”。地震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在人们的白眼和非议中生活,心情极为压抑。原因是我救了一个十六岁的女孩儿,她是我们部队院里的家属,父母和两个妹妹当时死亡,她全身多处重伤,躺在废墟旁,无人救助必死无疑。我帮助了她,并送她和其他伤员去了北京。这下子可坏了,我如同犯下了滔天大罪!我虽然也救了别人,又在没吃没喝的条件下做了那么多工作,评功受奖的时候什么也不给我,还说我思想意识不好。一直到现在,我也没闹明白“思想意识”是个什么东西,可是那个年月,这个评价是害死人的!当时真是进退不得左右不得,有一种生不如死的感觉。

  前两年,和她在一起长大的经常来往的姐妹告诉我,她们曾经问她,想当年把你们的事情说得沸沸扬扬,多少年过去了,我们想知道,在你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真的想听吗?

    真的想听。

    相信我说的是真话吗?

    当然相信!

    好,那我告诉你们----

  姐几个瞪大眼睛屏住呼吸等待一个惊天绯闻的发布。

  然而,她极为平静地对她们说,告诉你们,什么都没有! 什么?姐妹们几乎是喊出声来。

    就是什么都没有。她语气坚定。姐妹们并不甘心,你说的什么都没有是什么意思?

    告诉你们,什么都没有的意思,也就是连手都没有摸一下的意思。

    天啊!原来是这样。

  当然,也是由于这个原因,我和她二十多年没有联系,只是通过别人知道她活着很好,仍在唐山市,有了家庭有了儿子。2001年,唐山地震25年以后,北京、天津的战友聚会,在大家的劝说下,我和她通了一次电话。当时,手捧话筒,百感交集,险些放声大哭…今年,是唐山大地震三十周年,我还在犹豫,是否应该去看看她。

    我觉得,生存的内容就是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只要你活一天,你就得去品尝,躲都躲不掉。也许,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幸福的全部含义。1994年,我痛苦地结束了为时14年的第一次婚姻,离婚了。前妻红杏出墙,但凭借家庭的优势,淫威施尽,把"污水"全部泼在我的身上,并且要走了儿子的监护权,甚至不让我见刚刚6岁正需要爸爸的儿子。那时候,我整夜地睡不着觉,睁开眼睛闭上眼睛全是儿子…为了不离开北京,我脱掉穿了23年的心爱的军装。同年,在极度痛苦和渴望温暖的心理状态下,我又开始了第二次婚姻。天知道,命运对于我总是雪上加霜,第二次婚姻实实在地碰上了一个间歇型精神病,俗话叫疯子,把我的仅存的情感上的美好破坏得一干二净。这种非人的不堪回首的生活不到一年,我就坚决地把它结束了。直到现在,一说起婚姻我就莫名地恐惧。

    我经常反思,究竟什么地方错了?苦苦地思来想去,找不到自己错在什么地方。我决意不再浪费自己的感情和时间了,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工作中,争取干出一点属于自己的成绩来,充实自己的生活。我从部队到地方已经12年了,种种的不适应,我都克服了,其实没有别的好办法,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要怨天尤人,一股劲儿地去工作,用实干赢得信任赢得成绩。刚转业的时候,我到国家体委工作,一年后,我接受了组织部门和纪委的多次审查,调到了北京市委。那几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全市人民奋勇抗击非典的时期,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因为工作需要,我没有休息过一个星期天,甚至很少睡觉。非典结束后,我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颁发的奖章。这枚经济上没有多少价值的奖章,对于我来说,珍贵无比。这些年来,我积极努力地工作,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认可,成为熟悉本职业务、在专业领域取得了一定成绩的国家公务人员。

    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在努力工作的同时,我着手把积累了二十多年的情感落实成一个个文字,在人们复杂的眼神里和各种议论中,走上了艰难的文学创作道路。这是我头一次进行长篇小说的创作,其难度可想而知。

  一难是把记忆和情感写成文字。记得有一位文学大师说过,写作是件最艰苦的劳动。也就是说,那些记忆中鲜活的东西,一到写作的时候,全都没有了,一个字都没有了。有时候我对着键盘几个小时,一个字都敲不出来。我强迫自己每天晚上准时坐在电脑旁,对自己说:张建平,你记着,没有人能代替你,也没有人能阻拦你,你今天写下一个字,这个字就永远存在着,你不写,就永远一个字也没有。中断了,拣起来接着写,再中断,再拣起来…从1996年开始,整整写了3年!

  二难无法确定自己写得行不行,是不是在写小说,如果不是,那就等于我在辛辛苦苦地制造一件废品!写着写着自己都没了信心。我也试着找了几个名家,可是谁看你写的东西啊,你有数量可观的看稿费吗?真是求教无门哪…

  三难写作精力不够。业余写作,没有整块儿的时间。写作最关键的时候,我在拍摄一部电视专题片,一天奔波下来,已经很疲劳了。炎热的傍晚,办公室没有空调,看着汗从胳膊肘一滴一滴地往下掉,最累的时候,我在椅子上都坐不住了,软软地瘫在那里,只好先睡一小会儿,起来再写。最可恨的是写到二十几万字的时候,被同一个办公室的人恶意地从电脑中删掉(因为前些年电脑是奢侈品,几个人共用一台),我急得快疯了!后来书写成了,再去联系出版社和印刷,没有钱、没有人,唉,能吃的苦全都吃了…那段时间里,我最惬意的事是能和大家一起按时下班,坐上班车,在夕阳的余辉里回家,回到只有我一个人的家里,那感觉,嘿,美得不得了!

  1999年6月,全书30万字、书名为《断裂带》的长篇小说终于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了!拿到成书的那天,激动万分的我想哭也想笑,但没有眼泪也没有笑容,人,麻木了。这些年,中央和地方报刊都采用过我写的稿件,我撰写、编导和制作二十多部电视专题片、宣传品发往海内外,开设了个人网页,成为北京作家协会会员。

    生活的对你回报永远也没有整数,但你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在经历了死而复生、生活磨难和事业的拼搏后,我更加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坚信只要一息尚存,就要进取不止。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你的生命更充实更精彩,才能充分享受到生命的乐趣。平时我还坚持锻炼身体,坚持冬泳和长跑,30年的持之以恒,获益匪浅,我常想,没有好的身体条件也许早就垮了。

    30年啊,是上天对我的恩赐,是我生命的造化。我今年53岁,再过30年,83岁,我渴望并坚信,一定能健康快乐地迎接下一个30年的纪念日——2036年的7月28日!

 

关于以上三张照片的说明

照片一,摄于1980年,上海,当时我在空军政治学院上学,星期天出去玩,随便地照了张相,没有穿军装

照片二,摄于1992年,北京,当时我在北空政治部组织处,因为要换军官证,所以照了张标准照,但没有底片,这是从唯一一张一寸的照片上翻拍下来的

 照片三,摄于2000年,北京中国照相馆,当时准备出国的护照,拍了这么一张穿西装的标准照,还算凑合吧,目前护照上用的都是这张

 

  

评论(共 17 篇):

   

共 17  篇,第2/1页 首页  上页

Bottom
浏览时间:2024-6-17 13:25:56
Copyright © 2006 - 2024    空六军战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60571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