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s
首页 战友名录 纪念馆 空六军史 战友活动 事业商务 战友博客 战友视频 战友相册 战友留言 保健养生 关于本站
雷达33团 空24师 空17师 炮2师         战友注册 网站规则 版权声明 操作提示
登录空六军战友网 - 首页苹果嵌入版
请登录空六军战友网
全新的登录页面,方便在手机微信上登录
         
输入登录名:    
输入密码:  
    现在注册 
现在注册        
登录后可以发博文、评论、留言。试试看

 

作者: 范建 
部队: 炮2师   
部门: 宣传科 
职别: 新闻干事 
   
显示通信录      个人资料
个人相册
致辞: 小蔡,按你的说法,我注册了,不知行不行,看到后,请回信 
所有篇目(共107篇)

标题:

精神在传承辉煌在延续  

发表时间:

2012-9-24 17:15:05

更新时间: 

2012-9-30 11:39:47  更新者: 胡胜华

关键词:

战友文学  

  [这是对本篇第 2076 次阅读]

阅读评论
         单篇显示

 

精神在传承辉煌在延续


——黄淮海科技大会战回眸(四)
 
本报记者 范建


 
    从“四维治水”到“吨粮田”

 

    一条干涸的龙王河世世代代流经河北吴桥、东光两县。多少年来,龙王是百姓心中的神灵,他们盼望着五谷丰登。可干旱和热风卷着尘土,一次次打碎人们对丰收的渴盼。

    亩产100公斤,是吴桥姚庄村1980年以前粮食的最高产量,人均收入才30多元。91户人家,讨不上老婆的就有36个。闯关东的人走了,留下的人也只有干起了杂技的营生。年复一年,艺人的技艺发展了,龙王河的土地却荒了。

    1983年,中国农业大学、河北省等19个科研单位的60多名专家学者在吴桥的张家集村、东光县的曲庄村,以及龙王河流域的众多村落开展“四维治水”(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

    这是一个针对浅层咸水、盐渍化类型区的旱、涝、碱、咸多灾特点,以水的时空物质观和系统工程理论,把降雨、地上水、地下水、土壤水和农田生态作为有机整体,进行跨时空调控。

    一个在荒洼地上开掘的坑塘,与河道、支渠、浅井串联一体。当天降大雨或有客水到来,沟渠就将其导入。

    其后,中国农大吴桥试验区又创新发展了“冬小麦节水、省肥、简化、高产四统一技术”,以及棉田节水高效生产系统技术,对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危机起到重要作用。

    发展农业的唯一出路是提高单产。王树安想起用一种新的方法搞吨粮田,为了研究,他一年好几趟往来于北京至石家庄拥挤的列车上,一只“马扎”,陪伴他度过一次又一次旅途劳顿,因此有了“马扎教授”的外号。

    “亩产过千斤”“人在稻上走”,那是过往的教训,在淮河边长大的王树安想起了浮夸风给安徽带来的悲惨场景。老路不能走,但是,科技的新思路是向吝啬的土地要丰收,这一步一定要走!王树安的步子迈得很大,“退一进二”,这种阡陌大地上的新“棋谱”,使习惯于旧路数的庄稼人目瞪口呆。“退一进二”,是向传统的“保夏争秋”的挑战!

    小麦晚播10—15天,这叫“退一”,延长玉米、大豆的生长期这是“进二”。由于小麦晚播不晚熟,玉米换用110天的晚熟品种,充分利用本地区雨热同期优势,小麦和玉米增产潜力得到充分发挥。

    农民们祖祖辈辈从没这样做过。王树安“有违天道,有悖农时,这个做法定会遭灾,会冲撞神灵,但王先生是为俺农民过好日子”。实在而朴实的农民怕王树安“冲撞神灵”,又一次在神灵面前祈求,祈求神灵保佑他的平安。可是,只认科学的王树安却义无反顾,一定要把科学做出来给农民看。

    然而,这一划时代的农业革命,竟使姚庄第一批140亩“吨粮田”试验搞得万分艰难。很多人不信,只读过几年书的青年农民程俊章却按着王树安的教法做,亩产达385公斤,比左邻右舍的人多出百十公斤。叫人吃惊的是,他那多长了15天的玉米,亩产达653公斤,比别人多出一倍。眼见为实,农民们终于相信。“退一进二”成了农民争先恐后使用的秘密武器,每家每户抢着做。这科技的力量要比龙王显灵管用。

    科学战胜了“神灵”。试验的3000亩“吨粮田”,夏玉米平均亩产571.8公斤,上季小麦平均亩产464.6公斤,两季合计1036.4公斤,达到全面亩产“吨粮”的要求。

    在吴桥模式的带动下,黄淮海平原的吨粮田发展到1000万亩。“吨粮田”使15亿耕地上的8亿农民看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新的曙光。它已在全国10多个省、市辐射开去,还涌现了山东省桓台县这样的“吨粮县”。“吨粮田”这个火车头,带动现代农业的列车驶向新世纪。

    从“地对天”到“井管地”

    河南商丘2000多年发生大旱366年,旱灾的周期为5—6年,近500年来,为两年一次大旱。旱魔的威胁,迫使节水抗旱成为该区农业增产的战略措施之一。

    中国农科院9个研究所(室)的43名科技人员,在老一辈的科学家贾大林率领下,从分散的单项研究向综合研究方向发展,在河南商丘观堂试验区研究出一套以农业、水利相结合的节水农业综合技术体系,取得节水30%—40%,粮棉产量增长10%以上,并在商丘推广20万亩,成效显著。

    通过对节水农业分区、节水灌溉技术、节水农业措施、节水农业系统仿真研究的新体系又在黄淮海地区形成。

    在那个年代,由于不按客观规律和自然地理环境办事,盲目采取“以蓄为主”的错误方针,实行“节节拦蓄”,提出荒唐的“一块地对一块天”的“靠天吃饭”做法,结果不仅打乱了水系,淤塞了河道,而且抬高了水位,造成大面积返盐,仅宁陵县盐碱地就扩大了3.55倍。于是,他们把节水农业分区划为丰产灌溉区、有限灌溉区、抗旱灌溉区、旱地农业区四类,各区在充分利用降雨的基础上,采取不同节水农业措施和节水灌溉制度相结合,为各节水农业生产分区的生产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1988年至今,中国农科院灌溉所在观堂乡、李庄乡试验区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3种类型区进行节水增产技术示范试验,丰产灌溉区的200亩示范田平均亩产364.8公斤;有限灌溉区和抗旱灌溉区平均亩产分别为299.5公斤和285公斤,3种类型田分别比临近大田增产20%—30%。

    节水灌溉的办法是采取地下低压管道输水,利用“小黑龙”强化塑料软管作地面配水,进而改进地面节水灌溉技术,一眼井起到一个半井的作用,大大提高了单井的出水量。

    这使用的是科学的“一口井管一块地”。

    此外,在商丘试验区,到处可见节水效果好的旱地深翻、深刨多锄、拦蓄伏秋雨、秸秆(地膜)覆盖、春玉米覆盖薄膜、蓄水保墒措施。他们还应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节水农业在计算机上进行仿真试验,不仅限制了超采地下水,而且增加了有效灌溉面积和节水量。

    盐碱消失是地下水自然下降的吗

    上世纪,黄淮海平原因治水方针不当,导致60年代旱、涝和土壤次生盐渍化泛滥成灾,严重减产,民不聊生。70年代和80年代,国家组织了对黄淮海平原旱涝盐碱实行综合治理的大型科技攻关项目。全面实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沟、渠、井、路、林、电和建筑物等)和大力开采浅层地下水,大大提高了农田灌溉排涝能力,降低了地下水位;同时,采取土地平整、洗盐灌溉、增施有机肥和化肥、培肥地力、选用良种、提高耕作和田间管理水平等系统农业技术措施,从而使旱涝盐碱得到综合治理。这是科技人员在科研和实践中得到证实的正确之路。为此,农业生产条件与管理水平显著提高,作物产量和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在那个年代,坚持科学和实践需冒风险。但以石元春为首的一批科学工作者,毫不退缩。他在黄淮海持续坚持攻关研究长达20年,领衔主持了这支上万人的科研团队,突破性地提出了“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水盐运动”理论,揭示出黄淮海平原旱涝盐碱共存和交相为害的复杂自然现象。科技团队制定的“深沟浅井、抽咸补淡、农林水并举、旱涝碱咸综合治理”的方针,经受住实践的检验,结出了丰硕果实。

    然而,科技成果最终结局,同时也伴随着争议走来。其中,“黄淮海盐碱的下降是由地下水位下降自然消失”就是一例。那么,这些年来,黄淮海平原的盐碱少了,是地下水位下降的功劳吗?事实胜于雄辩,科学实践是最好的证明。

    很多科技人员回首几十年来黄淮海平原科技攻关的历程认为,地下水位之所以下降,正是因为全国上万名科技人员的科技攻关,长期坚持综合治理、增强排涝能力、开发浅层地下水,以及控制盐渍化,才使土壤肥力提高,小麦种植及小麦—玉米一年两作面积扩大,用水量增加的结果。

    人们有目共睹,石元春主持的“土壤水盐运动规律及监测预报系统”,首次建立了6个监测预报区和监测预报模型,在理论和方法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居世界领先地位。经过盐碱地治理后的曲周,成为国家级商品粮生产基地县,提前走上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现代农业的致富之路。

    科技人员说:“怎么能用地下水位下降的结果来否定综合治理的原因呢?”黄淮海科技攻关项目的成果,是旱涝盐碱全面治理和农田生产力水平的全面提高,这与因地下水位下降和土壤盐分减少的单项因子不是一个概念,不是一个层次上的问题。

    我们的科技人员,为什么对这片土地爱得如此深,因为他们心中有国家,有强农为本的新农村建设的远景,而支撑这一远景的力量则是对科学事业的执著追求和无私奉献精神。

    黄淮海科技攻关是全国科技人员挥洒血汗,共同奋斗的一盘大棋;是所有参加黄淮海科技攻关众多单位的共同事业。黄淮海科技攻关的精髓,就是扎根基层、战斗在农业生产第一线。而黄淮海科技大会战的精神,在于唤起全国所有单位、所有科技人员,为祖国的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贡献力量。

    如今,黄淮海科技攻关已经圆满地划上了句号。但是,黄淮海科技会战的大旗仍然猎猎飘扬。当年参加大会战的老一代科学家仍然时刻关注着黄淮海平原的发展,不断书写着辉煌的奋斗史。更可喜的是,新一代科技工作者接过了前辈的接力棒,扎根黄淮海平原,继承黄淮海科技攻关团结、协作、拼搏、奋斗、科学的精神,在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技兴农热潮中,起到引领、辐射和推广作用。

    如今,黄淮海平原综合治理项目已被“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所延续。黄淮海农业科技的研究内容变了,但黄淮海科技大会战的团结奋斗和无私奉献精神永远不变,它将世世代代在中国传承。

(原载科技日报三版2012年06月07日 星期四)

  

评论(共 5 篇):

  评论者: 胡胜华

发表时间:2012-9-30 11:39:47

  祝范建及家人双节快乐!   
 
   

 

  评论者: 梁世忠

发表时间:2012-9-30 9:15:41

   还没抽出时间详读范兄近来的作品,先祝范兄及家人双节快乐,万事如意!   

 

  评论者: 范建

发表时间:2012-9-26 18:28:49

谢谢瑞敏和史姐.现在许多人对这样的报道已经不感兴趣了.难得你们还这样热衷.这让我也感动了一番了.以此看,你二位都是读书的人,善于思考的人.喜欢与这样的战友交往.   

 

  评论者: 史黎晴

发表时间:2012-9-25 21:53:31

    早就知道吴桥的杂技非常棒,但今天才知道那里也是盐碱地,老百姓生活的很困难!王树安不愧是用科学战胜神灵的勇士,历史会永远记住这些真英雄!   

 

  评论者: 闫瑞敏

发表时间:2012-9-24 23:32:15

“ 我们的科技人员,为什么对这片土地爱得如此深,因为他们心中有国家,有强农为本的新农村建设的远景,而支撑这一远景的力量则是对科学事业的执著追求和无私奉献精神。”
因为爱,所以会生生不息。我尊敬他们!
范小建:4片都拜读了。虽然不能全读懂,但是起码知道有许多让人尊敬的人在做于人民有用的事。说实在的,我不喜欢看猎奇的文章,喜欢这种实实在在的文章。   

 
   

共 5  篇,第1/1页

Bottom
浏览时间:2024-11-28 17:44:58
Copyright © 2006 - 2024    空六军战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60571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