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s
首页 战友名录 纪念馆 空六军史 战友活动 事业商务 战友博客 战友视频 战友相册 战友留言 保健养生 关于本站
雷达33团 空24师 空17师 炮2师         战友注册 网站规则 版权声明 操作提示
登录空六军战友网 - 首页苹果嵌入版
请登录空六军战友网
全新的登录页面,方便在手机微信上登录
         
输入登录名:    
输入密码:  
    现在注册 
现在注册        
登录后可以发博文、评论、留言。试试看

 

 
作者: 魏燕燕 
部队: 464医院   
部门: 外二科、妇产科 
职别: 主管护师 
   
显示通信录      个人资料
个人相册
致辞: 怀念在464的岁月,怀念在空六军宣传队的日子!向战友们问好! 
所有篇目(共191篇)

标题:

再写7.28  

发表时间:

2012-7-6 20:34:28

更新时间: 

2015-7-30 6:45:08  更新者: 张月华

关键词:

军史精华  

  [这是对本篇第 8503 次阅读]

阅读评论
 军史3 精华          单篇显示

 

     马上又要到7.28了,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整整过去了36年,今天,当我回想起在空军天津464医院和我的战友们一起在那艰难困苦的年代抗震救灾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时候,仍然是感慨万分!

(一,接生)

     7.28那天的夜里,我没有睡觉,那天,是我和李霞护士(何久庸副院长夫人),正在守候着妇产科一位即将临产的产妇,(当时是李霞带我)。

     产妇进入了第一产程末期;第一产程;(自规律宫缩到宫口开全,(16-18小时)第二产程;(自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2小时)第三产程;(自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30分钟).

      当我已看到胎儿的小黑头发时,按照常规,换刷手衣带口罩,刷手,消毒,冲洗,铺无菌单,准备上台接生,(我站在产妇的右侧,李霞在左侧)这时,我亲眼看到一道蓝光划破夜空,照亮了窗外瞬间消失,(当时的妇产科在药厂的楼上),顷刻间整个楼就开始上下剧烈的震颤起来,轰隆隆的声音震耳欲聋,只见放在窗台上的笔,开始往下掉,我一抬头看见灯管象秋千似的左右剧烈地摇晃起来,我当时还说,什末声音?是不是药厂要爆炸啊?还是李霞反应快,说地震了,快跑!我俩立刻架起那产妇,开始跑向门外,一回头,一块似锅盖大的水泥块不偏不正砸在了产床上的枕头上,(万幸没砸着产妇)我顺手抓起了一个床单,围在了产妇的腹部,挡住了她的下半身,我和李护士一边一个搀扶着产妇往外跑,刚跑出几步,哗!一片漆黑,断电了,我心里害怕极了,这时就听见外二科的病人(妇产科和外二科在一个楼里)哇哇叫的,喊救命的,喊来人哪,快救我们啊!喊妈妈呀,快来呀!来救命啊!哭声,喊声,乱作一团,划破夜空!我们跑了一半了,快到楼梯口了,那产妇说,大夫我的鞋掉了!我又摸着黑返回去给她找鞋,看不见,只能用脚趟着原来的路,一下找到了(拖鞋),她手扶着单子不能弯腰,肚子那末大,我给她穿上了鞋,这时,哗,灯又亮了,只见我们的护士长刘吉珍,穿着个背心快步走进了值班室,拿起了白衣和剪子,边穿衣边向楼里面走,看见我俩扶着产妇就对我说,小魏,快下去看看,有没有男兵,叫他们快点上来帮忙!我知道,护士长是要跑到病房里将那些不能动的牵引的病人的绳索剪断撤离!这时,轻一点的病人,扶着重一点的病人东倒西歪,往外走,拄着拐的,手上打着石膏的,单腿蹦的,互相搀扶着往楼外走.这时,又是一片漆黑,没电了。

     院子里,更是漆黑一团,黑压压人头一片,伸手不见五指,我们给产妇找了个墙角,站在了那,不知是院里还是医务处的领导拿着电声喇叭在喊,各科室注意,清点人数!一连喊了几遍,主要是清点病人的人数,我们的科室,一个科就那末几个人,站在那一看就知道少谁!(一个科里六个医生,七个护士,一个主任,一个协理员,一个护士长)接着就听见,外一科的在这集合!又听见内一科的病号到操场集合!喊声一个接一个,都在找自己的人.

   天蒙蒙亮了,产妇站不住了,就要生了,,头上冒起了汗珠,我和李霞万分着急,楼里不让进了,因为还有余震,贴上了封条,这可咋办哪?我也管不了那末多了,冒着余震的危险冲进了楼里,拉出了担架车,冲进了产房,抱出了产包,抓起了胎心听筒,尽量拿出一会接生要用的东西,手套,酒精,盐水,等等.这时李护士也联系好了内一科,在一楼找了个空病房,我用双手将担架车顶在了墙上,再次听一下胎心,不错,跳的还挺有劲的(正常120-160次/每分种)她是132次/每分钟.5点35分,顺利分娩一男婴,母婴安全,我们也放心了,就又出来到院子里,楼里不安全,院子里孩子没地放,我就一直抱着,一直等到了8点半了,她的家人来了,把她们母婴接走了,她就是附近农村的,忘了是哪个庄的了,当时她爱人很激动,一个劲的谢谢我们,说回去给孩子起名时叫军生!!

         (二,干活)

   天亮了,通讯员通知;所有男兵到操场集合!紧接着,就是全院动员,搭帐篷,挖厕所 ,记得是在 洗澡堂的位置贴着后院墙挖起了坑,用柳条布遮挡,建起了临时的男,女厕所,要不这满院子的人,怎末办哪?

    男兵,真是干活的好材料,扛木头,搬钢管,拿帆布,打支架,开始划分地盘,以科室为单位搭建帐篷,那时叫“大车店”,木板太沉,男兵就一点一点地挪,有的科室的轻病号也投入其中,帮着干,院里通知,轻病号一律出院,妇产科除了部队家属,不接收地方产妇。女兵帮着去楼里拿东西,什末床单,被子,枕头,反正是一趟一趟地往楼里跑,大家齐心协力,很快就搭起了一排排整齐的帐篷,时刻准备着开始接收病人。

( 三,抢救)           

 我们外二科,收入的第一个病人就是在院里干活的一个民工名字叫谷卓,为了逃生,他在前一晚地震发生时从宿舍的窗户往外跳,结果腿挂在了树上,大头朝下栽到了地上,抬来时已不省人事,我们的松山大夫,张秀峰主任,立刻进行抢救,啥都没有,拿什末救?这时,药局送来了甘露醇,赶快建立起液路降低脑压,吸氧,检查眼底,测生命体征,一切治疗准确无误,用木版拼起的床,在澡堂 那个位置拼命抢救,当时在一旁我就听到有人在说,不行了,别救了,就是活了他也没有钱,我们可不是这样想的,这个病人,当时在那种情况下,居然奇迹般的活了下来,出院时都能走了,只不过是走的不太好!记得我给他上特护时,他因为颅底骨折,耳朵里有血,天又炎热,苍蝇在他耳旁飞来飞去的,我拿酒精棉球给他擦干净了,但是苍蝇还是围着他转,因为他的身上有臭味,我们几个人给他擦澡,除味,累的我们一身汗,每次上班时都要拿着扇子给他赶苍蝇!那时院里在澡堂那位置接了一个水管子,大家都在那里接水,每次接水要排队,真是艰苦!

  (四,值班 )

 不知是地震后的第几天?院里接到上级通知,派出医疗队赶赴唐山,参 加 抗震救灾,主 要派男兵,我们听后都不乐意,哪还有人啊,就这末几个人,忙成这样了,还要把男兵抽走,剩下女兵干不动活啊!男兵走了,女兵没有了主心骨,男兵能干活啊,那时就是医院的宝贝!我记忆当中好象是地震后的第三天?还是第四天?大量的伤员从唐山源源不断地运往464,一会来一个,砸伤,一会来一个,骨盆骨折,一会来一个双下肢骨折,一会来一个,上肢骨折,男的,女的,没完没了,来的每一个病人,都是灰头土脸,身上的衣服都是碎条条,有的有个小单子盖着,有的没有单子盖,光着身子,头发缝里,耳朵里,牙齿里,都是土,身上的伤口划伤,流着血,脚肿的象面包,哎呀那个 场面,是非常悲惨的!听着病人的呻吟声,我们的心在流血!!护士长开始给我们排班了,凡是新来的病人,一律先清理卫生,男病人剃头,洗头,女病人剪发,洗头,剪指甲,擦身子,清理伤口,包扎,大量的工作等待着我们去做,一个个伤员都是要靠男兵给抱到床上。大蓬里有60个床位,里面是男的,外面是女的,中间拉上一个大白布帘。那时不管值班不值班,都来帮忙,仅靠一个值班的哪能忙的过来呀!医生们都快忙晕了,挨个给病人写病历,作检查,打石膏,上牵引,打钢钉,下医嘱,相互之间都没有话了,护士们,作皮试,配药,打止疼针,端尿盆,倒便器,累不说,也快给熏晕了!有一次我值班,好象是早班,快到下班时间了,我就问:‘有没有要小便器的?”哗,一片举手的,因那时小便器不够用,得轮着来,我又问“有没有要大便器的”?只有几个举手的,我赶紧给他们发下去,又赶紧收回倒掉,在交班之前处理干净,不留给下一班,有的病员看着我们特辛苦,就尽量少吃,怕有大便。我们那时每个夜班,都闲不住,夜里老有解手的,那就要赶快倒掉,要不然就臭气熏天的,整个大棚里都不好过!凌晨5点,开始抽上午的打针的药,一摆就是两大盘子,大都是抗菌素,青链霉素+在一起共6毫升,8点接完班后进大棚 打针,一个个的对,(三查七对:对床号,对姓名,对药名.对剂量,对浓度,对时间,对用法)(三查:摆药后查,服药前查,服药后查)千万不能搞错了!

进大棚注射,两大盘子一个一个打,两快一慢,进针快,拔针快,推药慢.等打完这一圈,累得是腰酸腿疼的,还不敢表现出来!因工作量太大,护士长给我们改成了四班倒了.每班6个小时,不是8个小时了,为的是让大家好好地休息,病人有大棚了,我们可没有,只能是偷偷跑回宿舍楼里,搬下自己的床,就在内科的老花园里,支上床睡觉,刚开始没有床时累得真想倒在地下席地而睡,碰到下雨了,套上大雨衣,热的也顾不上了,蚊子咬的也不管了,睡吧!

  后来,各科室也搭了棚子,就好多了,起码有地睡觉了,大通铺拉上帘子,男女分开,一下 就睡着了,那时大家累得都懒得说话了,都累傻了!

  (五,想哭)

    1976年,我们国家先后去世了两位伟人,又遭受了地震的袭击,大家的心情都很低沉,大棚里的伤员,大都来自唐山,也有天津的,当时院里实在忙不过来了,就不太收地方的伤员了,大家在大棚里住着,都不能下地,都是卧床,有时他们就讲起地震时的情景,一个说,大家都跟着说,你说,我也说,说着说着,就有人哭了起来,我们这些值班的,听着他们诉说着当时地震时的惨状,也跟着哭了起来,顿时,整个大棚里是哭声一片!可见地震给这些伤员带来的心灵伤害是多麽的严重!!我们也没去唐山,也没去市里,但就是受感染,眼泪根本止不住,在操场上排队领饭,哭得眼睛肿的不敢抬头,每人发一个面包,一根香肠,一个纸盒饮水,觉得吃不下.记得有一天下午,科里学习,回忆发言,畅谈总理的丰功伟绩,有个姓张的护士发言,边哭边讲,结果大家都哭了,索性就放开大哭一场吧,那天哭得很痛快,时间也很长,那段时间,好像大家都特爱哭,动不动就掉眼泪,一会,唐山来一人说XXX,不在了,XXX,遇难了,XXX,牺牲了,有我认识的,有不认识的,听后就会哭,76年,是我哭的最多的一年.我所庆幸的是,就是76年,六军没有成立军宣队,而从71年我入伍后,每年都有,回来的同志说,六军招待所在地震中已塌为平地,我想,那个楼是我们每次去都住的地方,如果我们76年也在那,就没有我的今天了!为了抚平伤员的心里痛苦,我们下午,或者晚上就到大棚里给伤员念念报纸,和学习材料,到了周末,还要给他们演几个小节目,唱几首歌,有我个人唱的,也有小合唱的,我记得小合唱:“我们是革命的卫生员,救死扶伤挑重担,白求恩精神永发扬,完全彻底记心间,红心永向毛主席,为人民服心里甜,心里甜!”大棚里又是掌声一片!再来一个,再来一个!大家不停地叫着,那时,我们的生活就是这样。

    (六,总结)

     大概是几月?我忘了,该往楼里搬了,又是一次折腾,年终总结,大家在一起,总结了地震时自己的表现,在地震中得到的锻炼,和在地震中的先进事例,等等等等,大家也不为立功,也不为表扬,工作都是大家一起干的,都表现很突出,我看到了一个医院的凝聚力,看到了院领导的号召力,看到了党员的先锋作用,看到了同志们吃苦耐劳的革命精神,看到了各科室的团结友爱的好风尚,看到了医患关系的无比融洽,看到了雷锋精神在464的延续,看到了大家不怕苦,不怕累的光荣品格,团结一致,战胜地震灾害!地震时,我们在一起!!!

   (注:当年在464医院工作的战友们:希望大家跟贴,讲讲自己的故事!)

 

  

评论(共 42 篇):

  评论者: 张月华

发表时间:2015-7-30 6:45:08

7.28怀念战友,文章写得真好,祝燕燕战友节日快乐!   

 

  评论者: 陈子才

发表时间:2015-7-30 0:58:03

难忘的7.28写得挺好!顺祝燕燕八一节快乐!   

 

  评论者: 徐同联

发表时间:2015-7-29 9:30:48

祝燕燕谢总八一节快乐。   

 

  评论者: 谢力

发表时间:2015-7-29 8:47:03

燕儿:又读你的文章,依然惊心动魄。祝节日快乐!   

 

  评论者: 杨运南

发表时间:2015-7-21 13:17:15

妇汢好!燕燕丶更好!   

 

  评论者: 张振福

发表时间:2013-11-3 4:20:30

燕燕你好!文章拜读了,很受教育,谢谢你!   

 

  评论者: 罗永志

发表时间:2013-1-4 21:27:27

   写得好,难忘的1976,难忘的7.28,向当时战斗在一线上的战友们致敬!   

 

  评论者: 谢力

发表时间:2013-1-4 16:37:34

生日快乐!,燕儿。   

 

  评论者: 史黎晴

发表时间:2013-1-4 15:31:12

  标题:祝福燕燕生日快乐

 

  评论者: 胡胜华

发表时间:2012-8-1 20:12:51

燕燕这次北京之行遗憾没能一聚。
祝你八一节快乐!   

 

  评论者: 史黎晴

发表时间:2012-8-1 20:10:02

    含泪读完你的纪实回忆,真是太感人了!你为464留下了真实的历史,也为白衣天使记录了无悔的青春,你是平凡的一个女孩却是伟大的共和国女兵!让历史告诉未来,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燕燕,向你致敬!   

 

  评论者: 闫瑞敏

发表时间:2012-7-31 16:17:19

燕:八一节快乐!不管在任何时候,都会想起燕带给我们的笑声!   

 

  评论者: 鲁枫梅

发表时间:2012-7-17 3:46:26

写得真实感人,燕燕姐不简单。故事不简单,文笔不简单,记忆力不简单,那股能干劲儿更加不简单。   

 

  评论者: 殷维明

发表时间:2012-7-16 23:18:49

燕燕感人的纪实写作,1976.7.28令人难忘,我们以革命精神战胜了灾难!   
   

 

  评论者: 魏凤江

发表时间:2012-7-16 13:20:30

好家伙,本家妹妹(或是姐姐),原来464医院当时也这么紧张啊?亏得当时我把伤员全送到466去了,要不然你们那就更忙乱了。谢谢你的文章,又把我们带回到36年前的7.28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天!!!   

 

  评论者: 闫瑞敏

发表时间:2012-7-16 0:06:07

老乐;写的挺好的。就是在把医疗队的事情讲一讲就好了,这都是第一手材料,最真实的,也是最感动人的。   

 

  评论者: 王进乐

发表时间:2012-7-15 16:00:42

燕燕:你的“再写7.28”,这里有很多的回忆。

那年,我们辅助科的男兵,他们有赵扎根、张秋凡、智俊生、刘喜善、王然富、王进乐,都住在宿舍楼二楼南面最大、最好的大房间。

7月27日,白天天气闷热,晚上奇热无比,一点风也没有,我们翻来复去睡不着觉。半夜时有了点小风,又下起了小雨,大家开始进入梦香。刚刚睡着不久,7月28日凌晨时分,就感觉到床在上下动,左右摇。赵扎根突然大喊一声“地震了”!被惊醒的哥几个,光着脚就冲向一楼。这时,其它宿舍的同志也都跑了出来。由于一楼门的出口太小,我们又冲在最前面,一下子就被拥撞在铁丝网上,当时把我的腿扎了两个眼,划了几条口子,没感觉到痛,也顾不上流血,就冲到篮球场上。
记得,当时在二楼东北角的大房间,住着正在施工的部分男民工,地震时,有几个从二楼跳下逃生,还有几个光着屁股就跑出来了,当兵的给了他们床单围了起来。
后来,据放射科石松江讲,她当时钻到了床底下。三楼有一部分女兵,没顾得上穿衣服就跑到一楼。低头一看,不对呀,有人给了她们床单也围了起来。

等到大家都跑出来,到篮球场上一看,已经有很多人聚集在那里了。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说什么好,此时心情安稳了许多。这时还可以看到地光,还不时的有余震。当天大亮时,就发现内科三楼西南角被震裂了。在院内的病员和医务人员都平安无事。

作为医务人员,我们心里都知道,抗震救灾医疗队很快就会出发地!

此时,我也感到大腿在痛,不时的流出血。我找到院务处高处长,高处长问:你这腿怎么弄的?我告诉他,就是集体宿舍楼前的铁丝网给扎的。听后,高处长派人,拆除了全部的铁丝网。就相当于464医院的枣园重新开放了!这就是一段小小的插曲,加上大腿上至今留下的疤痕,7.28让我永记!


   

 

  评论者: 闫瑞敏

发表时间:2012-7-15 15:21:40

老乐:注上名字呀。   

 

  评论者: 王进乐

发表时间:2012-7-15 9:35:54

  标题:1976年7月29日464医院医疗队在党峪

这是464医院赴唐山抗震救灾医疗队到达党峪的当天下午照的,也是464医院发出的第一支抗震救灾医疗队。王云生副院长是医疗队队长。

 

  评论者: 赵东明

发表时间:2012-7-11 8:51:31

燕燕写得真好,活灵活现,生动自然,读时仿若身临其境。你写得文章我几乎都读了,文如其人,喜欢!
转眼又近一年7.28。难忘的一九七六,有太多的故事太多的感动!   

 

  评论者: 赵伟华

发表时间:2012-7-11 6:48:24

临危不惧——这样的大地震,还说“什末声音?是不是药厂要爆炸啊?”(没当回事儿)

触惊不乱——地震了!快跑!架起产妇,开始跑。(吓坏了,但仍然不忘职责)

白衣天使——好样的!!!   

 

  评论者: 叶效勇

发表时间:2012-7-10 23:02:39

   经过那场劫难的人都有刻骨铭心的感受,亲身经历的纪实写作的确不错,向天使们致敬!   

 

  评论者: 黄新原

发表时间:2012-7-10 16:23:45

这篇文章又看了一遍,谢力说得好,那紧张场面,真较劲啊,我汗也快出来了。   

 

  评论者: 陈子才

发表时间:2012-7-7 16:58:46

    燕燕文章写得好,
    抗震事迹更动人。
    白衣天使了不起,
    人民军队真伟大!
   

 

  评论者: 张玉武

发表时间:2012-7-7 15:45:09

看着您的好博文生动真实感人,你们救死扶伤的精神让我们敬佩!向你们学习致敬!   

 

  评论者: 王进乐

发表时间:2012-7-7 14:00:36

燕燕:这一大篇真实的回忆录,感人的记实文学。7.28终身难忘。

     

 

  评论者: 冯小红

发表时间:2012-7-7 13:06:07

燕燕:写得太好了!文章让我们回到36年前的日子!
我们都是那场灾难的亲历者,又都是那场战斗的战士!
1976年,多灾多难。国家贫穷,政府拒绝外援。唐山的重建用了大约七、八年时间。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牵动了亿万人心。几天内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援助就到了,这包括人力和财力。
汶川北川的重建用了很短的时间,罗警官的《随手拍的》让我们看到了灾区的新貌,令人鼓舞,欣慰。
然而,家园可以重建,那些失去亲人和失去健康的心灵,却需要时间的手去抚平。   

 

  评论者: 魏京生

发表时间:2012-7-7 12:28:59

写得生动感人,向白衣战士致敬!请问燕燕战友,你是70年还是71年当的兵?    

 

  评论者: 魏燕燕

发表时间:2012-7-7 12:03:37

 新原哥对我评价很高,心里很惭愧,就是一篇回忆记实文,都是大白话,我们看新原哥的文章,那才叫是一种享受呢!真的要向新原哥学习了。   

 

  评论者: 魏燕燕

发表时间:2012-7-7 11:58:51

   丰,真不错,又看到了你们的照片,新原哥写的书里也有这张,那个李绍光,我们外二科的,小小的个子,印象当中是个湖南人,因他的乡音很重,我们就老逗他,让他说普通话,他就带着浓重的乡音说,我是福南人,我就是说的:“贼贼标准的普ten发,我们大家都乐了,我还跟他说,你这叫个屁普通话啊!那人挺好的,很能干,他还会扎针灸!忘了他是哪个团调来的了,挺好玩的!   

 
   

共 42  篇,第1/2页 下页  末页

Bottom
浏览时间:2024-11-23 15:11:44
Copyright © 2006 - 2024    空六军战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60571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