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强博客主页 - 空六军战友网

 

作者: 刘志强 
部队: 空38师  112-3 
部门: 独立大队 
职别: 中队长 
电邮: hpzbzs@163.com 
显示通信录    个人档案
致辞:  
所有篇目(共85篇)
 

这是对 刘志强 个人博客主页第 34245 次访问

 

标题:

黔桂行6 

发表时间:

2008-12-12 9:38:12 

更新时间: 

2009-3-16 22:24:37  更新者: 肖伟强

关键词:

游记  

  第六天    11月22日  星期六  小雨

天下着小雨,地上湿湿的。我们五人背包赶到汽车站,乘上7:20到肇兴的长途汽车,2个多小时到了肇兴,找了一家旅馆住下每人25元。

肇兴这地方是黎平县的一个镇,但建筑保存的较好,古朴、整洁,人也很友善。肇兴侗寨,是黔东南侗族地区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有800余户居民,4000多人,全姓陆,号称"黎平第一侗寨"。分为五大族,分居五个自然片区,当地称之为"团"。分别已仁、义、礼、智、信命名。共建有鼓楼五座,花桥五座、戏台五座。

侗族人逢河有桥,反映侗族人民高超建筑技艺的要数“风雨桥”。因桥上建有长廊式、可遮蔽风雨的桥屋而得名。通道两侧有栏杆,形如游廊,也就是通常的廊桥,苗侗地区的廊桥比美国电影《廊桥遗梦》的廊桥更美,典型的要数三江的程阳桥。

在逛街时,我发现这里的工艺品非常好,于是跟老人了解方知均是手工制作,但价格不贵。所以这里流传着一句顺口溜:“肇兴一大怪,八十岁老太追老外”, 表现的是兜售手工艺品时的情景,其实也是侗族人商品意识的具体表现。

整个镇不大,大约两个多小时就可以把整个镇逛遍。于是我们决定去肇兴有7.5公里的堂安,包了一台小面包往返返30元就出发了。堂安是座落在山上的侗寨,更为古朴,但可惜是今春的一场大火烧毁了60余家,所以到堂安到处是造房子的影像。天下着小雨到处是雾蒙蒙的,站在山上那下看,侗寨若隐若现,仿佛到仙境,尤其是寨外梯田,风雨桥、鼓楼和挑担的侗女。

……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08-12-12 9:38:12| 阅读 3341
评论 (2)
 

标题:

黔桂行5 

发表时间:

2008-12-12 9:31:29 

更新时间: 

2008-12-12 9:31:29 

关键词:

游记  

 

第五天    11月21日  星期五  阴

山寨里的鸡叫得很早,伴着鸡鸣又睡了一会,7:00大家陆续地起了床,因天冷也没洗脸,吃了早餐,到村里转了,请了寨里的退休老教师做导游,先看三座风雨桥,有一座是1789年修建的,很古朴,然后上到山上看寨子全景,拍拍片子,下山去看古墓群,最后看鼓楼,这鼓楼在这一带算是最古老的,是国家保护文物。

9:30看罢后,结清了餐宿费7人连吃带住花费了250元,上车时,我提醒大家,检查物品有无遗漏。车子开到信地村时,观看了信地鼓楼,就又上路了,大约走了2公里时,老外波大叫,后来才知道是户照和钱遗忘在增冲的住处。于是,又将车子调头到信地租了台摩托车,花了50元钱返回增冲去取,等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取回了,重新上路已是午时。到了从江南通的父女下车了,因急于回去,直接去了桂林,预计明天飞上海,我们的队伍又剩5个人了。

芭沙景区门口有几个芭沙男女,穿芭沙服饰梳芭沙发型,懒懒的斜靠在那里,旁边立着几只芭沙抢。黄金周每天30元门票,平时是12元,我们买了门票,背包徒步进入芭沙侗寨。芭沙侗寨与其他侗寨的区别无非是,有晒谷  架和树皮做的房顶而不是青瓦。在寨子里没有见到带枪的芭沙人,只有男孩子理的芭沙头,很多成年人与我们的发型没有区别。但寨里卫生极差,路不好走,高低不平,人的素质也很低,当你跟他(她)打着呼时,没有人理你。给我的感觉是侗族人缺少苗族人的勤劳和节俭。

转了一圈才知道,所谓的芭沙所有的景色就在景区门口,只有给600-900元才能给你做一套例形公式的表演,不论钱多少,让人扫兴后悔,建议以后其他人到芭沙只到门口拍拍照就行了。但没有车子回丛江县城,虽然只有7.5公里。我们决定待步,大约走了两公里左右,来了台小面,把我们送到时代商务酒店35元一张床,很爽。晚饭是在喜又来饭店吃的,六个菜花了100元,味道不错,但要问清楚,明明菜牌上写的炖大鹅40元,却是40元一斤,否会上当。晚饭时,老外波拿出两支兰色的腊烛,用西伯来语说了一大套,原来今天是星期五,周末的晚餐前犹太人要感谢上帝赐予我们食物等。

……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08-12-12 9:31:29| 阅读 3381
评论 (0)
 

标题:

黔桂行4 

发表时间:

2008-12-12 9:26:50 

更新时间: 

2008-12-12 9:26:50 

关键词:

游记  

  第四天    11月20日  星期四  阴

昨晚孙宏与苗妹李仕君约好早晨去拍照,7:30分叫我,我刚起床,让她们先走吧,等我出去时已八点多,找到河边,看见苗妹在洗菜,拍了几张照片后,苗妹告诉我们上午最后一班车就要发车了,我们急忙地跑回旅馆,取行李,一路小跑,把老外跑的追不上,一阵乱喊,老追上汽车。一路上因累无语到了凯里买上去榕江的车票。与孙宏和她母亲告别,她们返回贵阳,明日回北京了。我和俩老外吃过米粉,去榕江的汽车出发,苗寨在车的两侧渐渐远去。到了雷山客运站又上来几个人,虽然不是背包客,但在言谈中得知是同路人。一个是大连人叫赵慧,在贵州贞丰的外企矿山工作,工作28日休28日,公司报销往返贵阳——大连机票,令人羡慕的职业。一个是吉林通化人苏红杰,在广州作外贸生意,因金融危机外单锐减出来散心;另外是吴姓俩父女,江苏南通人,女儿大学学业已完属待毕阶段。女儿吴莹刚刚出书《独角戏》,应属奖励游。各自说出自己的行程,基本一致,决定一起去增冲,队伍扩大到7人。考虑停洞包车困难临时决定榕江下车。匆忙中,冲锋衣落在车上,发现时已晚,不是心痛钱,接下的日子,下雨、御寒怎么办?

下午4点到了榕江县,经过讨价还价,以180元的价钱包了一台小面。路况不好,土石路泥泞,我真佩服司机小申技术好,人也好,到往洞乡还有5公里到增冲,路就更差了,塌方随时处可见,刚走出不远,车就陷在泥里,天已经黑了,我用头灯照明,大家纷纷搬来石头,经过一翻折腾,连推带拖,终于把车子拖了出来。到了增冲村已经是7点多了,能住的只有几家,我们住的雷远辉家,是退伍军人,在乡里做协警,大概相当于我的老K,条件还算可以,住宿每人15元。在他家吃的晚餐,有鱼,现杀的鸡,一家人很热情,夫妻二人和两个孩子,女儿已经初中毕业,去了温州打工,4个月后刚刚被父母叫回来,准备让她去护校读书。一看便知是个在外面闯荡过的人,开朗、活泼、时尚,已经没有了侗女的痕迹,还有一男孩,已经6岁了,但很矮小,看上去也不过3、4岁的样子。吃过饭后,大家围着火盆烤地瓜,很有意思。

大家陆续上楼睡下了,我洗了袜子,在火盆边烤着,渐渐地有了睡意,于是上楼,我和司机住在地上,伴溪水的哗哗声进入了梦香。

侗寨鼓楼是侗族地区特有的一种公共建筑物,是侗寨的标志,几乎村村寨寨都有鼓楼。历史悠久、造型美观、结构独特、用途多样等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和民族民俗文物价值。鼓楼的来源,众说纷纭。民间传说三国时,诸葛亮南征,曾扎营侗乡,为方便指挥,在营寨中修筑高亭,内置铜鼓,以鼓声传令,遂流传成为鼓楼。另有一种说法更加神奇,系外星人留在地球上的遗迹。但我想应与战争有关。

增冲在一个山拗中,一条清澈的小溪绕寨流过,寨子四周青山环抱,幢幢民居依山傍水。一进寨就能看见高高的鼓楼,增冲鼓楼始建于清朝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高20余米,底宽约10余米,呈宝塔形双葫芦顶,共十三层八角。鼓楼内的大厅是空的,中有火塘,火塘四周设有宽大的长凳和靠背长椅。最特别的是鼓楼前面有一个长方形的水塘,可能是防火用的吧。鼓楼倒影在水塘中,上下呼应别有味道。鼓楼、花桥、村庄、田园连成整体,相照辉映,如花似锦,别有洞天。增冲村鼓楼的美已被发行了《侗族建筑》邮票,其中首枚就是“增冲鼓楼”,邮票的发行把增冲鼓楼这一侗族建筑明珠推向全国乃至世界。

……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08-12-12 9:26:50| 阅读 3361
评论 (0)
 

标题:

黔桂行3 

发表时间:

2008-12-12 9:21:45 

更新时间: 

2008-12-12 9:21:45 

关键词:

游记  

 

第三天    11月19日  星期三  阴,下午有时晴

一觉醒来,已7点了,简单洗漱后出发,先花1元钱坐公交车到汽车站,买了去西江的车票是9点的,吃早餐4元一碗馄饨。上车后,遇到两老外,女的叫林乐,男的叫波,都是以色列人,林乐也是到中国旅游的,在昆明学汉语,波是来旅行的,汉语一点不通。波是林乐在桂林捡到的。简单沟通后,知道也想去芭沙,她(他)想与我结伴。正说着又上来两母女,说是北京人。后来告诉我女儿叫孙宏,是大学毕业后留在北京,是个摄影爱好者,使用佳能D40机身,70-200小钢炮镜头,原来她们母女是星期日到的贵阳,直接去了黎平,从黎平玩完回到凯里也准备去西江。汽车终于开动了,出了凯里不久,路边就出现了苗寨,很好看,但缺少韵味,一看便知新建的。一路风光无限,24元车费没白花,路况尚好,只有少部分路段,在修路,但不影响通行。大约两个小时,终于到了世界第一大的“千户苗寨”。因都是背包客和好色之徒,决定结伴同行。先找住的,孙宏讲攻略上介绍有个叫苗王的教师,家住山上,于是我们连打听带问的来到山顶,可是不对。又返到寨中心,找了一家叫苗寨旅馆的地方,每人20元,决定放下行李,再出去玩。我开了两间房,每房3张床,我和波住一间,三位女士住一间。带好摄影器材出门,先在街上闲逛一圈,大致了解一下情况。

西江千户苗寨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苗寨,山环水绕、怡静清幽,吊脚楼依山而建,是贵州八大历史名镇之一,素有苗都之称。来到西江,未进到寨内,无不为其巨大的规模与恢宏气势所震撼;与其说是村寨,不如说是一片由吊脚木楼组成的森林,自山顶直铺到山脚,将整座山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等到傍晚时分,寨子里炊烟四起,汇集在半空中如云如雾,那场景,就更加难以形容。

西江有1200余户,4500余人,苗族占99.2%。西江苗寨历史悠久。据说西江苗族是蚩尤第三个儿子的后裔,蚩尤同黄帝战败后,蚩尤的三儿子带领族人开始了长途艰苦的迁徙,找到了水土丰美肥沃的西江,于是在这里定居下来,过着与世无争,远离尘世的生活。西江苗寨的苗族生态文化保存比较完整,被誉为“苗族露天博物馆”。 一条小溪从雷公坪流来,穿寨而过。房前屋后为丛丛翠竹和红枫掩映。幢幢吊脚木楼依山而建,层层梯田顺着山势紧连云天。春天绿秧迎风摆,秋来金谷雨山头。全寨以农业为主,男子勤劳耕作,妇女能绣善织。西江是芦笙的故乡,农历六月“吃新节”,十月苗年、鼓藏节,男女老少着节日盛装,齐集芦笙场,踏曲起舞。 11月23日是苗年,寨子正在搭建大型舞台,因时间关系,本人未能亲眼目睹。西江小节年年有,大节13年一次,明年的农历十月是大年,是观赏和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最佳时机。

午餐在一家源朋小吃店要了烧豆付,炒白菜和炒腊肠,5碗米线,共花费68元,每人约13元,吃得很爽。看看天气没有晴的意思,那也别白来,见啥看啥,人哪、猪啊、马嘞等等。爬到观景台去看全景,哈苏也用上了,别白带来,乱摄一气。后来我提意去对面山上去看看,我在观景台看到苗寨旁的梯田有点颜色,但角度不好。于是大家响应,爬到对面山坡俯视确实不错。梯田放水了,五颜六色,又是一通照。林乐和波只是坐在那里用西伯来语对话,传来阵阵笑声。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地有了一点光亮,又过一会太阳出来了,真是运气,大家抓紧拍照。看到苗寨边上的田埂上经常人来人往,或男或女,或挑担或背篓,或牵马或引牛,一幅田园风光,我们决定走近它。走在田埂上,看着苗寨,田里有稻田养鱼,水上长出一种不知名的生物,红的、类似浮萍的,俩老外不论走到哪,都是席地而坐,不知不觉时间过的很快,16点的苗寨已被大山挡住了阳光,失去了光亮。

……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08-12-12 9:21:45| 阅读 3235
评论 (0)
 

标题:

黔桂行2 

发表时间:

2008-12-11 17:35:04 

更新时间: 

2008-12-11 17:35:04 

关键词:

游记  

 

第二天    11月18日  星期二  阴雨,有时晴

6点起床,6:30分赶到汽车站,本来是第一班发往黄果树的汽车是7:00,结果6:35就发车了, 极不正规,早餐未吃上。7:30到黄果树,先看瀑布,然后去天星桥。票价160元,景区交通50元。

今日的黄果树非昔日黄果树,黄果树景区大门变美了,石阶平坦了,栏杆安全了,商业氛围浓厚了。黄果树大瀑布,是贵州第一胜景,我国第一大瀑布,亚洲最大的瀑布,也是世界最壮观的瀑布之一。高77.8米,宽101米。以黄果树大瀑布为中心,分布着雄、奇、险、秀风格各异的大小18个瀑布,形成一个庞大的瀑布“家族”,被基尼斯总部评为世界上最大的瀑布群。黄果树瀑布是,是世界上唯一可以从上、下、前、后、左、右六个方位观赏的瀑布,也是世界上有水帘洞自然贯通且能从洞内外听、观、摸的瀑布。徐霞客对大瀑布赞叹道:“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更多的我就不赘述了,四个字“气势磅礴”是我的感受。

天星桥景区位于黄果树大瀑布下游7公里处,主要观赏石、树、水的美妙结合,是水上石林变化而成玲珑秀美的天然盆景区。“风刀水剑刻就万倾盆景,根笔藤墨绘制千古绝画”的对联,概括了天星桥景区的神韵。有三个连接的片区,即天星盆景区、天星洞景区、水上石林区。

天星桥景区的石景、水景、树景、洞景,互相融合在一起,这种融合不仅仅是形体的融合,是灵性的融合。这种融合最具灵性,山有灵性,水有灵性,树有灵性,就连石头也有灵性。就说根与石的结合吧,是最值得玩味的景物之一。根与石,是互不相容的。这里却不算奇迹,有生命的根和本无生命的石头,竟热烈地拥抱在一起。不可思议的是有一条根,大得几乎可合抱,伸出四五米远;插入另一端的石缝内,又拖住了另一块巨石,在湍急的泉水上空架起一坐“根桥”,人可在“桥”上行走或停留。

……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08-12-11 17:35:04| 阅读 3039
评论 (0)
 
   

共 85  篇,第14/17页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浏览时间:2025-4-18 8:45:14
Copyright © 2006 - 2025    空六军战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60571 号
荣誉承办:辽宁东志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