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建平博客主页 - 空六军战友网

 

作者: 马建平 
部队: 军直   
部门: 灵丘场站通信营 
职别: 报务员 
电邮: 814607487@qq.com 
显示通信录    个人档案
致辞: 战友聚会可以畅饮,但绝非酒肉朋友;战友彼此可以帮衬,但绝非利益交换。战友相互可以调侃,但绝非恶意攻击;战友网上可以闲聊,但绝非无病呻吟。战友情,永远的正能量! 
所有篇目(共329篇)
 

这是对 马建平 个人博客主页第 52142 次访问

 

标题:

老兵故事94 海外求学1 《学海无涯》下部 

发表时间:

2016-4-18 10:46:06 

更新时间: 

2016-4-19 6:35:28  更新者: 马建平

关键词:

文学  

老兵故事94 海外求学1 《学海无涯》下部

准备复习考试的那段时间里,我最常去的就是我家对面的图书馆了。那里座位多,查资料方便,也有大量的复习参考书。但如果赶上学生们多,环境比较嘈杂的时候,我总要力图在图书管理找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复习。那里图书馆的各个角落里都有一些供人们听录音的全封闭小屋,里面虽然空间很小,仅能容下一人,但由于私密安静,时常被早去的人“霸占着”。一旦小屋被别人占了,一上午就再有机会了。于是为了这个,我每天都要提前三十分钟等在图书馆的门外,一开门就健步如飞地蹿到那个小屋,占上那个位置。

本来图书馆规定读者是不允许带食物和水进入图书馆,馆内的所有位置和空间更不允许被预先占用,换句话说如果你占了一个好位置,无论你中途去吃饭、喝水、甚至去厕所,你的位置随时都有可能被他人占领。为了保证一整天“霸占”那个小房间,我每次都偷偷地将矿泉水和三明治放在书包里带进去。吃的时候格外小心,然后再把垃圾悄悄地带出去,就这样我一直坚持复习了四个多月。

经过反复自我检测,发现自己的分数始终不理想。当时的难点到不完全是英语。GMAT考试其实主要是两个组成部分,第一是英语部分,包括了听力,语法,选择题,逻辑判断等;第二是数学部分,都是一些几何、代数、方程式之类的数学题。这是我最怵头的一个内容,简直就是我的地狱之门。本来我上学那会儿,由于文革的缘故就没怎么好学习数理化,加上我本人对数字又先天不足,而GMAT考的这个部分,基本上等于用英语考数学。这样一来我不仅要学习英语,而且还要学习数学,同时还要记忆用英语表述的这些数学名词。

    为了提高自己的数学知识,我当时几乎不放过任何请教别人的机会。记得那时由于孩子姥姥是搞教育的,所以经常需要在加拿大接待来访的教育代表团,来人时,一般都由我负责给他们担当义务翻译和司机。当时但凡遇到数学老师,我一定千方百计利用好这个机会,拉着人家给我讲讲代数或三角函数之类的基础知识。

    半年多的准备过去了,记不清做过多少回试题,听过多少遍录音,看过多少本复习材料,但自测的考试成绩并未得到明显的提升。当时感觉再这样学下去,似乎任何内容都不会往脑子里入了。自己甚至开始对复习产生了厌恶情绪。那些数学题和逻辑判断题,看了就让我头疼。听网友们说这叫复习考试综合症。面对这种停滞的状况,我决定先正式报名考一下试试看,实际检测一下这半年来的准备情况,

    虽然加拿大GMAT考试中心的网点并不少,但当我登上考试中心网站报名时却发现附近的几家考点已经没有预留的报考名额了,于是只好在多伦多最西边的一个考试中心报了名。考试的那天我很早就离家奔了考点,地铁上还一直在翻看着复习书和参考题。虽然内心不断地告诫自己这就是一次模拟考试,但内心还像揣着小兔子一样惴惴不安,毕竟这是我复习了半年之后的第一次真刀真枪的考试,内心还是抑制不住紧张的情绪。

    考试于上午十点钟准时开始了,我自己感觉开头的部分做的还不错。但到了数学的部分还是慌了手脚,遇到难题考虑时间过长,结果影响了后面的答题时间,随后就陷入了被动,以至于最后的几分钟我基本忘了自己在做什么,只是胡乱凭感觉选择了答案。考试结束后,我感觉到后背发冷,原来由于内心紧张,里面的内衣都被汗水浸透了。

虽然考试中心发出的正式成绩单需要一段时间之后才能寄送到考生手里,但答题结束之后,考生可以在屏幕上立刻看到你此次考试的电脑评分成绩。尽管在我心里知道这次仅仅是一次模拟考试,但我还是期盼着能有个不错成绩。但是,这次考试的结果还是令我相当的失望,考试成绩只有485分,这个分数离我报考IVEY的分数线整整少了100分。经过近半年的准备,我的成绩距报名的标准显然还有不小的差距,再继续似乎也到了瓶颈期,回家的地铁上我不断思量着下一步的计划,但思来想去似乎没有什么更好的主意。

几天后朋友们聚会时,一位国内过来进修的老师告诉我说,北京有个叫新东方的培训机构,专门给准备出国留学的学生培训考试技巧,据她介绍经过新东方培训,考试成绩最起码可以提升百分之三十以上。我一听来了精神儿,别说是提高百分之三十,哪怕只有百分之二十,我就够着报名线了!经过网上对新东方培训机构的一番调查,我感觉值得去尝试一下。于是我迅速做了个决定,回国到新东方参加考试培训。几天之后,我订好了回国的机票,简单收拾了行李就匆匆出发了,登机的时候我几乎没带什么行李,包里装的几乎全是沉甸甸的考试复习书。

     十多个小时的飞行非常难熬,困得厉害又无法入睡,脑子里的一连串的问题不断折磨着我疲惫的神经。这种培训有用么?即使对很多人有用,对我一定有用么?万一经过培训成绩还是上不去我该怎么办呢?继续求职找工作还是…… ?云海伴着我的思绪,飞机有些颠簸,前途似乎也有些迷茫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16-4-18 10:46:06| 阅读 2076
评论 (3)
 

标题:

葡萄酒悄悄话10 

发表时间:

2016-4-17 15:02:56 

更新时间: 

2016-4-17 15:07:31  更新者: 马建平

关键词:

养生保健  

葡萄酒悄悄话10

在葡萄酒中,含量最少的成分恰巧是贡献最大的英雄!虽然在葡萄酒中酚类营养物质的成分总量还不足1%,但它们却几乎决定了100%的葡萄酒保健功效。这些神奇的微量物质从何而来呢?有句老相声段子的绕口令告诉了我们这个问题的答案,那就是“吃葡萄不吐葡萄皮”。没错,这些保健物质就藏在不起眼的葡萄皮中。这些“潜伏”在葡萄皮中金贵的保健物质在葡萄发酵的过程中慢慢地被浸泡提取出来并溶进了酒液中。

然而并非所有葡萄皮都有这个魔力。水果葡萄就由于其颜色过浅果皮过薄,若用来酿酒,不仅酒的色泽和“涩度”很差,而且发酵过程中基本得不到什么营养物质。相比之下,酿酒葡萄的果皮则是一个“富矿”,黑紫色厚厚的葡萄皮,不仅可以赋予葡萄酒红宝石般瑰丽的颜色,还能生成妙曼芬芳的香气,更重要的是,酿酒葡萄的果皮向葡萄酒中注入了重要的保健物质。

既然葡萄皮中有那么多保健物质,是不是所有的葡萄酒都是带皮酿造的呢?听我下次葡萄酒悄悄话告诉您。(建平原创)

……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16-4-17 15:02:56| 阅读 2322
评论 (0)
 

标题:

葡萄酒悄悄话9 

发表时间:

2016-4-15 7:12:02 

更新时间: 

2016-4-16 5:02:09  更新者: 赵平虎

关键词:

保健养生  

葡萄酒悄悄话9

红酒的保健功能众人皆知。但要搞清其中的保健成分,先要了解葡萄酒中到底都有哪些物质。目前葡萄酒中的已知物质多达1000多种,能够定量分析确定的也有350种之多。

虽然听起来这数字有点邪乎,但实际上我们可以将其中的成分归结为三个主要部分:它们分别是水、酒精、其他微量物质。其中水是葡萄树从土壤中获得的纯水,约占百分之八十。酒精则是葡萄酒发酵时由葡萄中的糖分转化而来的,约为百分之十至十五。余下百分之五的微量成分有酸、酚类物质、芳香素、氨基酸、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

在上述这三个部分里,保健成分主要是指最后这百分之五的微量物质。事实上葡萄酒中最最重要的抗衰老和心脑血管保健成分,以及人体不可缺少的几种微量元素等物质仅占葡萄酒总成分的千分之五左右。正是这些微量物质决定了葡萄酒的口感、风味、和葡萄酒的保健功效。既然这些微量物质如此重要,它们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下次悄悄话细讲。(建平原创)

……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16-4-15 7:12:02| 阅读 2457
评论 (2)
 

标题:

葡萄酒悄悄话8 

发表时间:

2016-4-13 11:18:56 

更新时间: 

2016-4-14 6:32:02  更新者: 赵平虎

关键词:

保健养生  

葡萄酒悄悄话8

虽然我们把葡萄酿制的酒统称为葡萄酒,但并非所有的葡萄都适合酿酒。为了区分,我们大致可将葡萄分为鲜食葡萄(水果)和酿酒葡萄两类,鲜食葡萄属于水果,虽然好吃,但不适合酿酒。事实上,相当一部分国产葡萄酒都是用鲜食葡萄酿造的(例如玫瑰香、巨峰等品种)。

鲜食葡萄的样子,我们在水果店里常见,虽然品种不同,外观和大小也形态各异,但这些葡萄的共同特点是汁液多,皮薄,甘甜爽口。而酿酒葡萄呢?它们大多颗粒都非常小,密密麻麻地挤在一串上,入口的特点是,甜腻,皮厚,嚼到最后有涩涩的味道。

其实,无论什么葡萄,原则上讲只要是有一定的糖分(味甜)都可以经过发酵酿成酒。因为发酵过程就是酵母将糖分转化为酒精的过程。(大约17-18克糖生成一度的酒精)。很多家庭在葡萄采摘的季节喜欢制作自酿葡萄酒。这种水果葡萄的“自酿酒”虽然喝起来也有葡萄酒的味道,但实际上对身体并没有什么保健作用。弄不好,杂菌感染了酒液,或酿制过程中生成了甲醇等副产品的话,不仅不能保健,反而会伤害身体。那么,酿酒葡萄中含有哪些保健成分呢?下次悄悄话告诉您。(建平原创)

……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16-4-13 11:18:56| 阅读 2468
评论 (1)
 

标题:

老兵故事94 海外求学1 《学海无涯》上部 

发表时间:

2016-4-12 9:34:10 

更新时间: 

2016-4-16 22:18:01  更新者: 马建平

关键词:

文学  

老兵故事94 海外求学1《学海无涯》上部

    辞职准备考试的时候,我曾经设想过困难,知道自己的底子薄,再加上从来没有系统地读过大学,因此对自己的宏愿,跳过国内大学的本科,直接报考加拿大的研究生,心里确实打鼓。再加上自己的目标是报考西安大略大学的艾维商学院,底气就越发不足了。 

报名前,我先抽时间上学校的网站好好做了做功课,先是彻底了解了一下这所商学院的培养方向,所学习的主要课程,再有就是报名的具体要求和步骤,以及对报考学生的基本要求。通过仔细阅读网站提供的资料,我知道了这个商学院与加拿大其他商学院的主要区别,艾维主要培养的是通用型的管理人才,这方面比较适合我的需求。这所学校还有一个特别吸引我的是它采用百分之百的案例教学,所有的商业案例都是学校的教授根据自己对企业的观察、了解、调研、咨询后写成的。里面不仅涉及了很多行业,还深入挖掘了行业内的许多企业面临的挑战和危机。这是我认为这所学校最吸引我的特色。

除了了解学校的教学特色和课程设置等信息,我还仔细汇总了学校对报名考生的硬件要求。这些要求差不多像一个公司招聘职位的入门门槛,倘若这些基本要求不能满足的话,报考人员的名单基本会被人力资源部门屏蔽。学校的报考条件基本上是,大学学历,获得过学士学位证书,各科的平均成绩在80分以上,具备两年以上的管理工作经验,如果报名学生来自母语为非英语国家,还要提供合乎标准的英语托福(TOFEL)考试成绩(已经记不清当时的分数要求了),GMAT的商学院考试分数起码要达到585分以上。

    正式启动报考之后,我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大学的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的难题。没有走进过大学校园的我,只是在1982年考入了天津市新华职工业余大学,并在那里经历了长达四年的马拉松式的英语学习。说起来我们这批学生还比较幸运,这所业余大学是当时天津相对比较正规的非全日制大学。毕业后恰好赶上教育部承认这个学校的学历,所以我们这拨学生都拿到了毕业证书。

虽然我从家里翻箱倒柜能找到当年的毕业证,但究竟我曾经毕业的这个学校的学历能否被加拿大的这所大学承认呢?我带着这个问题,给学校的招生部门打了电话查询,他们说只要能在中国教育部正式注册备案的底档里查到相关信息就没有问题。查询大致需要三天的时间。果然在我给他们打电话三天之后,收到了他们的答复邮件。邮件确认我毕业的那所学校属于中国教育部备案承认的大学。这样,我申请报名的第一个环节的障碍清除了!

有了被加拿大教育部门认可的毕业证,有了多年职业生涯的经验了经历,我基本满足了学校入学报名的绝大部分硬性指标,剩下的两个障碍就是考试的分数了,托福考试对我来说压力不是很大,毕竟自己学了这么多年的英语,但GMAT这个商学院入门考试分数则最终可能是我求学梦难以逾越的鸿沟和梦魇。

    在美国和加拿大入读研究生,必须经过相应的研究生水平考试,例如,考商学院须通过GMAT,医学院须通过MCAT,法学院须考LSAT,其它理工类的研究生则须考GRE,外加托福英语考试。每个学校根据每年的招生计划,确定研究生水平考试的最低门槛。我知道这个所谓的最低门槛,对我来说就是我的最高台阶。经查询,我要报考的IVEY商学院当时最低分数线为585分,这就是说,理论上讲,如果我的GMAT的考试分数低于这个水平,被学校录取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当然了,如果你考的分数很高,但其他条件不理想的话,也未必能够被学校接纳。

       决心考学后,我买了很多“托福”和GMAT考试入门的书籍,每天我都去我家对面的北约克市中心图书馆看书复习。每天的任务就是做大量的模拟考试题。通过重复联系,培养自己对这些考题的“题感”。GMAT考试题有相当打的难度,别说是对中国的学生来说,就是讲英语的当地人也未必能考多高的分数。判断逻辑考题部分文字结构复杂,每道考题分配的时间也十分紧张。准备考试没有捷径,只能通过大量的模拟试题熟悉考题的思路和掌握答题的路数。

    当时还有一个“托福”考试的难点就是英文写作。用英文写文章对一个外国学生来说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虽然你通过和老外交流可以把英语口语讲的呱呱叫,你也可以经过大量阅读,迅速理解英文文章的大意。但如果随便给你一个题目去让你论述,说明,解释或归纳成一篇短文,确实有相当大的难度。

    为了锻炼写作,我当时几乎找遍了历年托福考试的写作题目,坚持着每天早上写一篇文章,慢慢地通过练习,我摸索到了一些英文写作的技巧。脑子里逐渐形成了许多题目论述和展开的模版,晚上上床睡觉前,也给自己挑一个写作题目,脑子里迅速勾勒出文章写作的思路,想想如何从正面提出论点,再想想怎样从反面展开话题,前面如何开头,后面怎样结尾。那时候,经常是在反复思考的过程中最后睡去。(未完)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16-4-12 9:34:10| 阅读 2386
评论 (6)
 
   

共 329  篇,第32/66页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浏览时间:2025-8-28 2:52:11
Copyright © 2006 - 2025    空六军战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60571 号
荣誉承办:辽宁东志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