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建平博客主页 - 空六军战友网

 

作者: 马建平 
部队: 军直   
部门: 灵丘场站通信营 
职别: 报务员 
电邮: 814607487@qq.com 
显示通信录    个人档案
致辞: 战友聚会可以畅饮,但绝非酒肉朋友;战友彼此可以帮衬,但绝非利益交换。战友相互可以调侃,但绝非恶意攻击;战友网上可以闲聊,但绝非无病呻吟。战友情,永远的正能量! 
所有篇目(共329篇)
 

这是对 马建平 个人博客主页第 52119 次访问

 

标题:

葡萄酒悄悄话22 

发表时间:

2016-6-7 10:25:55 

更新时间: 

2016-6-7 10:29:57  更新者: 马建平

关键词:

保健养生  

 

葡萄酒悄悄话22

世界上能够用来酿酒的葡萄有8000多个品种,但经常被酿酒师用来酿造高品质葡萄酒的大概只有50多种。其实作为我们日常消费者来说,能够记住十多个主要的酿酒葡萄就足矣了,因为全世界几乎90%以上的葡萄酒都是使用这十多种酿酒葡萄酿造的。

对于绝大多数普通红酒消费者来说,对这十多个酿酒葡萄的认知还可以再压缩一半,最终认真记住8个品种就可以了。毕竟咱们不是葡萄酒专业人士,毕竟咱平常接触不到品种差异太大的葡萄酒。

……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16-6-7 10:25:55| 阅读 2490
评论 (0)
 

标题:

老兵故事98 海外求学6 《就职演说》下部 

发表时间:

2016-6-5 8:53:34 

更新时间: 

2016-6-5 9:56:38  更新者: 马建平

关键词:

文学  

老师发来的是一次讲演的题目,大致是围绕一个商业并购案例展开话题。B公司多年来一直是A公司在市场上最强有力的竞争对象,二位冤家争斗近十年,风风雨雨,恩恩怨怨。终于B公司由于核心技术研发不足,缺乏竞争后劲,最终被A公司兼并。

眼下的背景是,B公司人心涣散,几乎人人自危。这种从基层员工到公司的高层领导普遍恐慌情绪是由公司兼并的根本目的引发的。因为公司的兼并无外乎就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取得某些核心技术或专利,拿下客户认知度较高的品牌,扩大生产产能或规模,降低原材料的采购成本,通过市场及渠道的资源整合获取产品的市场定价权,或者干脆是为了消灭曾经制造麻烦的竞争对手等等。总之,无论兼并的原始初衷如何,公司都是为了通过兼并取得“合力”(synergy),任何兼并,如果由此生成的合力不能超过兼并本身所产的成本和收购代价,那么此次兼并就没有得到预期的1+1大于2的基本法则。

老师的讲演题目中描述说:“此时B公司人心混乱,大多数B公司的人都感到自己的部们、自己分管的生产线、甚至自己本身,随时面临着被裁撤的风险。在他们看来,兼并和裁员几乎是同义词。在此乱局之下,A公司派到B公司的新任总裁在上任的第一天要发表一个对B公司全体员工的主旨讲话。讲演者必须根据目前的现实情况,最大程度地安抚B公司的员工,化解或降低B公司因被兼并所带来的冲击力和破坏力。”

接到讲演提纲后,我几乎用了一周的晚上时间认真准备那个讲演稿。首先我确定了如下原则,第一必须是真正意义上的讲演,不能是念稿,因此我必须对要讲的全部内容烂熟于心,脱口而出;第二要注意和现场听众(同学们)进行眼神互动,要切切实实感同身受,将他们想象成就是那些惶惶不可终日、精神高度紧绷的B公司员工;第三要有人情味,尽量避免空洞的说教和摆大道理,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稳定民心,降低因并购对B员工和公司管理层带来的心理冲击;第四通过讲演传递A公司希望在整合之后将挽留部分B公司高管、技术骨的信息,缓解B公司管理层的抵触情绪。第五提出一些切实可行、行之有效、操作性强的维稳举措,以利于特殊时期的平稳过度。

……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16-6-5 8:53:34| 阅读 1939
评论 (0)
 

标题:

葡萄酒悄悄话21 

发表时间:

2016-6-2 7:37:17 

更新时间: 

2016-6-15 10:13:14  更新者: 马建平

关键词:

保健养生  

葡萄酒悄悄话21

我们了解了葡萄酒的香气分别来自酿酒葡萄的品种香、酿制过程的酿造香、以及葡萄酒陈放的陈年香这三个来源之后,我们只是了解了这些香气的来源,并不知道这三类酒香都包含了那些典型的香气。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可以对这三类香气加以简单举例说明。

品种香气主要是果香、香料、花香、植物香等。例如典型的白葡萄酒香有蜜瓜、香橙、波罗、梨、青苹果等。红葡萄酒香有浆果、黑加仑、黑莓、黑橄榄、甘草、胡椒、紫罗兰等。酿造香有焦糖、坚果、烘焙、烟熏、奶油等香气。陈年香举例有泥土、麝香、巧克力、雪松、烟草、皮革等香气。面对这些复杂繁多的香气,作为一个葡萄酒的消费者也许您会感觉困惑。事实上这大可不必。让我说说其中的理由吧,第一很多葡萄酒的品质并不能久存,其“适饮期”很短,因此不会生成太过复杂的陈年香。第二很多葡萄酒在酿造过程中并不经过橡木桶,或者并不使用新橡木桶因此也不会生成太多的酿造香。由于上述二个原因,因此对于我们普通葡萄酒饮用者来说,只需了解一些品种香的信息就足够了。既然说到了葡萄的品种香,那我们下次悄悄话就聊聊不同的酿酒葡萄品种。(建平原创)

……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16-6-2 7:37:17| 阅读 2397
评论 (2)
 

标题:

老兵故事98 海外求学6 《就职演说》上部 

发表时间:

2016-5-30 9:56:05 

更新时间: 

2016-6-12 22:57:30  更新者: 胡权权

关键词:

文学  

老兵故事98 海外求学6 《就职演说》上部


    什么事情一旦进入了常规,记忆似乎就变得模糊了。我想这大概像人们搭乘火车远行,临出门,准备行囊,采买礼物,与远方准备探访的亲朋好友提前取得联系,甚至从家去火车站路上的交通拥堵等等都是可以回忆起来的片段,然而奇怪的是,一旦火车开动起来,我们脑子能想起来的,只有“咣当、咣当”那车轮与铁轨间有节奏的摩擦声,以及我们乘车时东窜西跳的那些乱纷纷的思绪。

     然而乘车旅行的路上,我们会隔着玻璃窗,欣赏着沿途的景色,那些中途路过的山峦、水塘、那些造型奇特的各色建筑、那些当地的民风掠影等,都能给这表面上听起来似乎有几分单调的车轮奏鸣曲增添一些有趣的,生动的,甚至可能是永远留在记忆中的精彩音符。《就职演说》就是我的两年研究生主旋律中的一个有趣音符。

    对我们这些东方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东方人来说,北美学校里的那些涉及人文背景的课程学起来难度最大。记得当时上学期间,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行为方面的课程让我特别头疼。每次上课教授讲到的一些概念都有雨里雾里的感觉,归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这些课程里面涉及到员工和组织机构心理层面的一些概念,不仅那些专业词汇听不懂,老师讲到的一些内容似乎非常陌生。由于对教授上课讲的内容一知半解,因此我们这几位母语非英语的学生课上参与度就特别低。课上参与度(class participation)和课上贡献程度 (class contribution)在我们学校整个学习课程的评价体系中,几乎占了我们学习成绩三分之一的分数。凡是课上踊跃发言积极举手参与讨论的学生基本都能获得教授相当高的课上贡献分。

    由于我在上这门课的时候对学习的内容理解和掌握程度较低,所以每到上课开始讨论问题的时候,或者教授在讲课过程中需要和同学们就一些问题和概念展开互动的时候,我总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该怎么说。课上偶尔被动地被教授点了名,自己不得不站起来简单应付一。我知道我每次都说不到点上,也知道自己并没有真正理解课上讲到的内容。我知道如此下去,我这门功课的最终得分会很难看,但思前想后自己确实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扭转教授对我的不良印象。

    某日,就在这门课程进行到差不多一半的时候,我收到了这门课程主讲教授给我发过来的邮件。“James,我们这门课程目前已经接近过半,据我实际观察,一直以来你几乎没有主动参与过课上问题的讨论和发言。我想这个现状你自己是清楚的。不管你有什么原因,也不管你是怎么想得,事实是,如此下去,你只能得到非常非常低的课上表现成绩。这个不理想的课上表现成绩势必会严重影响到你这门功课的整体成绩。”看到这里,我知道老师说的都是未经任何修饰的现实描述。这也是我一直以来所担心的问题。

    老师的邮件接下来继续写到:“James你看这样行么?我下周单独发你一个作业,需要你认真准备,然后在下次上大课的时候做一次主动发言(记住,不是我要求你做的,而是你自己主动争取的机会)。如果你的讲演可以赢得大家比较热烈的掌声,这将极大地改善我对你课上表现的总体印象。当然这不是我对你的强制性要求,对上述建议你完全可以选择不参加。”

    这是老师给的救命稻草啊!咱还不赶紧麻溜地抓住?要真那样,那不就真成了我们中国人说的给脸不要脸了吗? 二话没说,我立刻给教授回复了邮件表示愿意。老师于是将需要大课发言的提纲迅速发了过来。实际上,后来我才发现我并非是唯一一个接到老师课上发言建议的学生。我们班里那几位英语非母语的学生几乎同时收到了这份邮件。我们这几位课上不怎么积极发言的“落后生”同时接到了老师的邀请和挑战。看起来这是这位教授为了帮助我们“脱困”导演的一场竞争大戏。我相信就他本心来讲,他不希望给我太差的分数,但为了在班里有一定的说服力,总要让我们课上有所表现。如果我们自己都不愿意奋力一搏,最终选择拒绝老师的提议的话,那么我们自己就只剩下“等死活该”了!

    无论如何,我决心背水一战。力争通过自己的奋力拼搏摆脱眼下的窘况。当我下定了决心之后,我自己感觉轻松了许多。我姑且将这次努力当作一次舞台演出吧,当大幕拉开,舞台灯光点亮的瞬间,我需要做的就是不遗余力地演好这台戏,演得出彩儿,演的真实,力争赢得更多观众的喝彩和他们响亮的掌声!(待续)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16-5-30 9:56:05| 阅读 2719
评论 (7)
 

标题:

老兵故事97 海外求学5 《心之炼狱》下部 

发表时间:

2016-5-26 7:29:40 

更新时间: 

2016-5-27 0:36:59  更新者: 赵平虎

关键词:

文学  

老兵故事97 海外求学5 《心之炼狱》下部

我至今能回忆的起来的课程大概有管理经营战略与方针、管理控制、管理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组织行为学、管理沟通、人力资源管理、生产与作业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包括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学)、市场学、应用统计学、管理心理学、国际经济学、多元文化等十多门功课。由于我们学校属于北美少有的百分之百使用商业案例教学的学校,因此被其他商学院选为标准教材的那些工商管理类的教科书在我们学校反而成了辅助和阅读教材。我们真正的教材,实际上就是刚入学报到是发下来的那十几个厚厚的文件夹,那就是通常我们说的商业案例教材,一般学科差不多都由近二十个商业案例组成,每个案例篇幅大约是四五十页。这些商业案例有一部分是从哈佛商学院买来用的,但绝大部分都是学校通过自己的教学团队在世界各地走访,通过考察选定目标企业,了解诊断企业的经营现状,经过系统分析找出问题,最后提出整改方案的套路撰写出来的教案。

我回忆当时学习的案例基本内容大致包括五个部分:1)某企业所在行业历史和现状介绍,2)某企业的竞争对手和商业环境变化,3)某企业自身的历史和现状,4)某企业面临的挑战和问题,5)随附有关这个企业的财务、市场、销售、运营等一些真实的统计数据等。

开始刚上课的时候对这种通过商业案例学习商业和管理知识很不适应,总有点感觉云里雾里的摸不着头脑。加上学习任务量大,时间太过紧凑,刚刚开学几天,我就感觉吃不消了。

……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16-5-26 7:29:40| 阅读 1755
评论 (1)
 
   

共 329  篇,第28/66页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浏览时间:2025-8-27 7:04:06
Copyright © 2006 - 2025    空六军战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60571 号
荣誉承办:辽宁东志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